“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刍议.pdf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刍议.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刍议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刍议

冯珂,纪立金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

历代医家对此多有注释,至今仍未形成统一认识,现分析如下。

1古今医家之见解

对于“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历代文献不乏注解。

杨上善率先作出注解:“卫气之精,昼行六腑,夜行五脏,令五神清

明,行四支及身,令筋柔弱也。”其后,王冰注云:“此又明阳气

之运养也。然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柔软,以固于

筋。”后世注者多以王冰为是,如马莳之流。至吴崑又有所变化“阳

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津液以柔于筋。”及至景岳,其注

又云“神之灵通变化,阳气之精明也,筋之运动便利,阳气之柔和

也。”高世栻更注曰:“精,精粹也。柔,柔和也。……阳气者,

精则养神’,所以申明上文阳气不精,而神无所养也。……所以申明

上文,阳气不柔,则筋无所养也。”尤怡云:“阳之精,如日光明洞

达,故养神;阳之柔,如春景和畅,故养筋。”至于张志聪,则注

云:“承上文而言,阳气者,内养五脏之神,出而荣养筋骨……。阳

气者,水谷之精气也。故先养于五脏之神。柔者,少阳初生之气

也……。”1[]

时至现代,对该句的注解仍未停歇,现代内经教材中多认为“精

则养神,柔则养筋”,是倒装结构,应理解为“养神则精,养筋则

柔”;其中“精”一般解释为精神爽慧,“柔”多解释为筋肉柔和;全

句意为阳气功能正常,养神则精神爽慧,养筋则筋柔和之意。张新

渝则认为阳气是人体之气的总称,精乃精微、精纯之义,柔此指浊杂、

浓厚之意;意为阳气中精微者行于脉内、营运五脏以养五脏之神:浊杂

者行于脉外、布散体表以养形体筋肉[2]。彭一清认为“精”在古

时可作“清”字解,清静之意。“柔”,解释为柔和。该句理解为

“人身之阳气,在形体清净之时,则能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在情志柔

和之时,则能外为津液以柔于筋[3]。李金庸、贾延利皆认为“精

则养神”,“柔则养筋”两句为乃言“静则养神”,“静则养筋”,

意为阳气安静就能养神和养筋[4-5]。

2内涵之辨析

2.1阳气之概念

阳气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阐释机体生理

病理、指导临床诊疗和养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阳气的概念

内涵的阐释,在中医界历来就存在着争议。在中医学理论的发展进程

中,因阳气的概念内涵一直未能明确界定,故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泛

化趋势。

阳气来源于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物质“气”。至《内经》时代,

阴阳理论作为哲学观和方法论被引入医学领域,明确将构成人体基本

物质的“气”分为“阴阳二气”,并用以阐释中医学中的生理、病理、

诊断、治疗和养生等各个方面。因此,阳气是“气”中属阳的部分。

有学者通过检出了《内经》160篇中“阳气”二字连续读者138处,

分为102条,分析了《内经》中阳气的涵义,推出阳气的基本概

念:阳气是一身之气中具有温煦、兴奋特性的部分,是人体内具有温

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和趋向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

[6]。此概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杨上善将“阳气”释为“卫气”,张新渝认为阳气是人体之气的

总称;两者将阳气的概念范围缩小和扩大化,不符合《内经》的原旨。

2.2“精”与“柔”之解析

纵观古今医家的观点,虽然对于阳气的解析也有不同观点,但该

句争论的焦点主要还是集中在对“精”与“柔”的理解上。

对于“精”与“柔”的理解,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观点认为

“精”与“柔”是阳气发生的作用或阳气具有的性质。“精”与

“柔”,王冰意为“内化精微”与“外为柔软”,都是阳气的作用,

看似有内外之别,实际“精”是一种化生精微的动作,而“柔”则是

一种阳气的状态,两者的描述并不对等,似乎并不妥帖。吴崑似是

认识到这一点,提出“内化精微”与“外为津液”以避免这种问题,

然而“内化精微”的动作可以用“精”字来理解,但“外为津液”的

动作却是无字来解释的;“外为津液”似是单纯为了与“内化精微”对

应而提出的。

张介宾、高世栻

文档评论(0)

193****99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