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项目化学习案例
板蓝根,一个神奇的染色匠
菘蓝别名荼蓝,其根称为板蓝根,其叶称为大青叶。寻常以根
和叶入药,尤其是根,就是我们最为熟悉的板蓝根。它的叶子可以
作为菜食用,比起食用,人们对大青叶的用途更多用在染色上。
学校种植的板蓝根已经到了可以收获的时候,望着香樟药园里
的菘蓝,XX小学项目化小组的同学萌生了一个想法:板蓝根的根可
以晒干做药,那这么一大片叶子就浪费了吗?经过查找资料得知,
板蓝根的叶子可以染色,同学们决定大干一场,让这些叶子物尽其
用。
项目过程
Part01、提出问题
无论是叫菘蓝还是板蓝根,植物本身是绿色的,开出的花是黄
色或红色的,捣碎的汁液是绿色的,扯开叶片渗出的汁液是无色
的,那么,蓝从何而来?又是怎么能把板蓝根植物变成染色剂?既
然植物是绿色的,能不能染绿色的?
Part02、准备阶段
我们通过查找资料知道要从板蓝根中得到蓝色染料,需要经过
复杂的发酵过程,其中还用到石灰、米酒、明矾、草木灰、糖等,
通过网上购买这些材料,再准备好塑料桶、搅拌机、水壶、脸盆、
手套等物品,为项目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Part03、制定计划
通过查阅不同的资料,我们发现植物染色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板蓝根染色进行探索,再
对比效果有什么不同:
Part04、探索染色奥秘
1、拓染
在药园里采摘新鲜的菘蓝,挑选完整的合适的大青叶,修剪出
自己喜欢的形状,将它平整地铺到棉布上,用透明胶布固定,根据
叶子的纹路特点开始用适当的力度敲打,直至敲出图样,最后撕掉
胶带,用镊子尽可能完整地取下叶子。
经过自己实际拓染后,我们发现菘蓝叶子虽然可以拓染,且颜
色非常浓绿,但是由于大青叶的经脉比较微小脆弱,在经过敲打后
基本看不出叶子的脉络,只能敲出大片的绿色,且大青叶的主叶脉
很粗,但敲打的颜色是无色的。草木染之拓染的巧妙之处正是在于
敲打出脉络清晰的形状完整的草木,由此我们认为菘蓝叶子不适合
用于拓染。另外,从拓染结果中我们发现打湿的织物去拓染会发生
晕染,而且固色剂对拓染的作用不大。
2、烧染
这种染色方式需要用到厨房用品,我们先清洗棉布,放入媒染
剂溶于水后侵泡一段时间,采摘新鲜的菘蓝叶子,清洗干净放入锅
中直至煮沸,然后文火继续煮,加入棉布浸泡二十分钟,取出放入
有媒染剂的水中清洗浮色,最后晾晒。
烧染的结果出乎意料,染出了我们没想过的紫色,用不用的固
色剂加水进行清洗后我们发现黄矾和绿矾对颜色有较大的影响,其
他的固色剂清洗以后的效果相差不大,肉眼难以辨别。经过晾晒
后,颜色又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普遍变淡了,我们也是大开眼界。
3、浸染
烧染后的效果让我们对浸染的效果产生了期待,同样清洗棉
布,放入媒染剂溶于水后浸泡一段时间,采摘新鲜的菘蓝叶子,清
洗干净后放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过滤倒入盆中,将棉布浸泡二
十分钟,捞出放入有媒染剂的水中清洗浮色,最后晾晒。
浸染的颜色在我们猜想之中,但颜色比我们想象的要淡很多,
我们猜测可能是添加了水的关系,同样对比使用不同的固色剂清洗
后的效果,发现还是存在比较大的差别,添加绿矾的是最鲜艳的绿
色,基本上可以看出添加固色剂比不添加更容易保存染到的颜色。
4、蓝染
发酵
采摘新鲜的菘蓝叶子,清洗后放入水中浸泡,发酵四五天,等
叶子腐烂后基本发酵完成,加入生石灰不断搅拌,通过氧化反应形
成靛蓝。
打蓝
打蓝经过两次尝试均因各种原因失败,为了不影响项目的顺利
进行,在继续尝试的同时网购了材料。
制糊
选择蓝染的两种形式,型糊染和扎染,型糊染主要用到防染
糊,将熟石灰和黄豆粉与水融合搅拌,做成一种防染糊。
扎染
通过线对织物进行扎、缝、缚、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
色。我们根据资料学习后自己设计扎结方式,扎染出自己喜爱的图
案。
型糊染
我们自己设计图案,在硬纸板上裁剪出镂空(也有买来的雕
版),覆在要染的织物上,在镂空处刷上防染糊,然后将织物放入染
液中进行染色,最后晾晒。
蓝染做为一种流传千年的工艺,过程非常复杂,需要不断的尝
试,无论是发酵,打蓝,调制染液,还是制作防染糊,都经过数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