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1单元 1 庖丁解牛.docVIP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课后习题 第1单元 1 庖丁解牛.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4页共NUMPAGES5页

第一单元庖丁解牛

必备知识基础练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不中音中:合乎

B.庖丁释刀对曰 释:放下

C.依乎天理 天理:牛体的自然结构

D.导大窾 导: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仿佛梦魂归帝所

B.进乎技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因其固然

未若柳絮因风起

D.善刀而藏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3.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B.因其固然

C.虽然,每至于族

D.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之所好者道也

A.良庖岁更刀,割也

B.技经肯綮之未尝

C.视为止,行为迟

D.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5.下列对各句中加点字“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加之以师旅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③王见之,曰:“牛何之?”④技经肯綮之未尝⑤始臣之解牛之时⑥然则一羽之不举⑦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⑧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⑨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A.①③/②⑤⑧/④⑥⑦/⑨

B.①/②⑤⑨/③/④⑥/⑦⑧

C.①/②⑤⑦⑨/③④⑥/⑧

D.①④/②⑤⑦⑨/③/⑥/⑧

6.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也叫《道德经》,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大量采用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

B.“庖丁”是名为“丁”的厨师,其中“庖”是职业,“丁”是名字。这种取名的方法在先秦颇为普遍,如“弈秋”“轮扁”“盗跖”等。

C.“文惠君”即梁惠王,“惠”是其谥号。“谥号”指古代帝王、诸侯、大臣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品德修养而给予的称号。

D.《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经首》,相传为尧时的乐曲名。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2)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曾点言志,没有说治国平天下的想法,却只提沐浴、吹风、歌咏,似有不学无术【甲】之嫌,而孔子居然还对他的话表示赞许,这就很耐人寻味了。而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可见在早期的孔孟思想中已经包含了一些道家的心理。那么可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儒中有道,道中也必有儒,儒道互补并非中国文化两千多年来发展的结果,而是人性使然。因此儒道两家在作为一种学术流派产生之始,甚至①,就已经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带着这个假设,我们再来看老子,也就能理解他说的“治国爱民”这些话了。而庄子虽然总是批评儒家,但也同意“德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乙】如果老庄真如他们所说的完全弃尘绝世,就应该像《论语》里提到的几位隐士——接舆、长沮、桀溺等——【丙】连姓名都不留,更不用谈著书立说、设帐授徒了。可见老庄是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在社会责任感这一方面,他们②。?

同源异流是儒道互补的根本特征,只不过孔孟关注的是人的社会性和文明秩序的发展,老庄关怀的是人类生命与心性的和谐与自然。他们都重视人性和社会问题,只是朝着不同的学术方向发展。无论二者的差异多么大,都能彼此依存,形成互补,本同末异,殊途同归。【丁】

(1)下列对原文【甲】【乙】【丙】【丁】四处相关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处“不学无术”的使用欠妥,这里不应该评价曾点“没有学问和能力”,改为“胸无点墨”更合文意。

B.【乙】处标点使用错误,此处属句中的引用,句号应放在引号的外面。

C.【丙】处的破折号使用正确,两个破折号表示插入解释说明,其作用和括号的作用类似。

D.【丁】处前面的句子是病句,病因是“本同末异”和“殊途同归”矛盾,应删掉

后者。

(2)根据上下文,在画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内容,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论证方法:首先做出某个假设,然后推出其与定理、事理或已知条件矛盾,从而证明假设不成立,以此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试分析第2段所用的反证法的推理思路。

能力素养提升练

(广东高一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车数乘。王说之,益车百乘。反于宋,见庄子曰:“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之所长也。”庄子曰:“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子岂治其痔邪?何得车之多也?子行矣!”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

文档评论(0)

602121068g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