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饮食文化习俗资料.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北的饮食文化习俗资料--第1页

东北的饮食文化习俗资料

(一)黑龙江饮食文化

1.沿革

商周时期,黑龙江为东北古代土著民族肃慎、貊和东胡的居住

地。肃慎族以渔猎为生,鱼和猪是他们主要肉食来源。东胡族主要

以狩猎、游牧为生,吃牛、羊肉和野兽肉,以其皮为衣;貊族畜牧

兼事渔业或猎业,后来向农业牧业经济转化,貊黍食。秦汉时期,

黑龙江省西部北部为鲜卑,南部为北扶余,东北部为抱娄和北沃

沮。各民族有的以鱼兽肉为主食,有的饮乳食牛羊肉,又有的肉粮

兼顾或逐渐以粮食为主食。魏晋南北朝时期,黑龙江省西北部为室

韦各族,东南部为勿吉。北室韦还保留游猎生活“食肉衣皮”外,

南室韦和勿吉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并都会以粮造酒。隋唐时

期,黑龙江分别置室韦、忽讦州和黑水三个都护府。这时期农副产

品比较丰富。宋、辽、金、元、明时期,黑龙江先后有过契丹人、

突厥人、女真人、蒙古人的活动。《金史》记载女真人“各随所分

土,与汉人错居”,“农作时令相助济”。汉族北迁,不仅为黑龙江带

来了生产技术、汉族文化、风俗民情,更因与当地少数民族“错

居”、“相助济”,使黑龙江的饮食民俗也有了较大的变化。清代,黑

龙江省力宁古塔将军和黑龙江将军共管。女真后裔满族以农业为

主。大批山东、河北移民北迁来到黑龙江各地落户。他们给边远闭

塞的黑龙江又一次带来了中原汉族的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的传统文

化,使黑龙江的饮食又产生了很大变化,并逐渐形成了具有黑龙江

东北的饮食文化习俗资料--第1页

东北的饮食文化习俗资料--第2页

地域特点的饮食风格。黑龙江人口3689万(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

口普查数据,下同),居有汉、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鄂温

克、赫哲、锡伯、鄂伦春和柯尔克孜等民族,其中汉族是黑龙江省

的主体民族。

2.饮食概况

●菜品风味特点

黑龙江食品制作长于炙、燛、拌、渍、扒、爆、炒、熘、烧、

煮、炸等技法。风味以咸鲜浓味为主,菜品质感偏于酥烂。黑龙江

人多食杂粮,喜食肉食、鱼虾和野味,嗜好饮酒。

●哈尔滨饮食

主食与面点:以面粉、大米、高粱米、玉米、小米等为主食。

副食:居民以汉族为主体。其中多数是从山东、河北等地“闯

关东”来的。哈尔滨中餐店经营的基本上是鲁菜和京菜,并以鲁菜

为主。但因受北方少数民族和外侨的食俗影响,也有不同于其他地

区的特点,可谓中西合璧。如吃满族的年糕和黏豆包,喜欢面包、

红肠和啤酒。旧时,贫苦的哈尔滨市民,终日以玉米面贴饼子为主

食,现今情况已有根本改变。但因为市民原籍不同而存在较大差

异,例如,山东籍人喜食面和鱼;而来自冀东一带的人,尤其爱喝

高粱米粥。较受欢迎的小吃有碗蛇儿、老奤焖子、油煎焖子、驴马

烂、烫驴肉、萨其玛。哈尔滨人喜食鱼虾、肉食、酸黄瓜、甜香

瓜、酸蘑菇、酸西红柿、酸卷心菜和酸青椒。

●黑龙江农村饮食

东北的饮食文化习俗资料--第2页

东北的饮食文化习俗资料--第3页

平常都是一日三餐。但在冬春农闲时,多有只吃早晚两餐的。

而在春夏农忙时节,除一日三餐外,还有吃贴晌饭的习惯。早饭,

一般都比较简便。午晚两餐则比较丰盛。农闲时,早餐多是大子粥

配以咸菜或其他现成的菜品。农忙时,早餐多食干饭或面制品;午

餐常食小米干饭、黏豆包等抗饥耐饿的主食。夏季午餐或贴晌饭,

多吃捞水饭及各类干粮。

主食:庄户人家,过去主要吃粗粮,常见者有苞米糙子、大饼

子、窝窝头、小米饭和高粱米米饭。大米和白面为细粮,旧时为富

庶人家、官宦

文档评论(0)

186****308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