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学生版)-【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讲义.pdf

《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学生版)-【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同步精品讲义.pdf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

目标导航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和步骤1.抓住核心概念,理解作者的观点。

2.理解书中的关键概念,把握全书的逻辑思路,了解这本2.分析整体框架,把握知识体系。

书的学术价值。3.关注问题,学以致用。

3.学会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积累阅读学术著作的

经验。

阅读方案

【知人论世】

一、作者简介

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1936年赴英留学,1938

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

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49年后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

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

会学系教授等职。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胥黎奖章、菲律宾“麦

格赛”社会领袖奖等奖项。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民族与社会》

《行行重行行》《乡土重建》等。其中,《乡土中国》及《生育制度》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乡土

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二、写作背景

《乡土中国》来源于作者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

一课的内容。这些文章于1947年6月至1948年3月在上海的《世纪评论》上连载,后又出版

成书。

1930年费孝通进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读书,开启了他的社会学人生。此后又进入清华大

学研究院师从俄国人类学家史国禄,留学英国时又师从人类学大师马林诺斯基。这一系列的教

育经历为他的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费孝通学成归国后,执教于云南大学,主持了社会学实地调查工作站,在当时时局紧张、

物质条件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做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三、写作目的

《乡土中国》成书缘由正如费孝通先生在《重刊序言》中所说,他是想借“乡村社会学”

这个讲台来追究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

四、写作意义

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是一本运用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分析中国传统

基层社会的著作,其目的是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

问题。在著作中,作者从宏观的角度审视整个社会,分析社会的整体架构,同时运用深刻而又

形象鲜明的比喻,深入浅出地对一些现象或理论进行解释,从多个层面对传统基层社会做了深

入的剖析,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概念和范畴,并从功能主义的视角出发阐释了这些现象

产生的原因和现实的功能,不仅为我们理解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和秩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

资源,而且对我们的文学创作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具有非常丰富的

价值。

【阅读台账】

课时数(8

步骤、内容

课时)

2单元导读——初步了解《乡土中国》

4单元研读——板块研读(自主+合作)对研究性问题探讨研究

1章节品读

1单元评价

【阅读方法】

五、内容简介

1.主要内容

《乡土中国》一书收录了14篇论文:《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

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

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2.各篇简介

第一篇《乡土本色》,开宗明义,点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的原因及特点。在这一篇中,

作者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切入,探讨了乡下人的“土气”所涉及的“信用”以及中国乡土

社会发展的农业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这两种不同

性质的社会。在这里礼俗社会指的是

文档评论(0)

151****87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