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艺版 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课(课件).pptx

湘艺版 音乐二年级上册第一课(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课

第一节背景介绍第二节音乐赏析第三节课堂思考第四节课堂小结目录

背景介绍第一节

你们去过云南吗?就像同学们说的,云南的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云南少数民族同胞导入

音乐赏析第二节

《阿里里》范唱注:“阿里里”“花花塞”都是衬词,表示“高兴”“欢乐”的意思。试听歌曲伴奏云南民歌中最具特色的歌曲衬词,像我们汉语中说的“喂、啊”花花赛:欢乐,美好。让我们边唱边拍。

试听歌曲《阿细跳月》范唱

彝族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有十几个支系。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其音乐富有特色,舞蹈多与歌唱相伴,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崇尚火,是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

阿细:彝族的一个支系。跳月:因阿细人能歌善舞,常相聚于月下跳舞,所以称之“跳月”,“跳月”是彝族的一种歌舞形式。彝族

火把节由来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火把节的主要活动在夜晚,人们或点燃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烧起篝火,兴行盛大的歌舞娱乐活动。

阿细跳月阿细人每到播种的时候,为了抢时间尽快烧荒、播种,人们等不到烧荒火星的熄灭,就赤着双脚在滚烫的田野上开始翻地、劳作。为了使双脚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烧,便两脚一边不停地跳跃一边进行劳作。后来,人们在这种不停跳跃动态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蹬脚和上肢的左右甩摆、击掌,而逐渐形成了今天被人们喜爱的《阿细跳月》。

跳月舞基本舞步和动作跳月舞是青年男女社交娱乐的一种形式。女孩合着节拍与男孩对舞。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主要动作有三步一蹦跳、拍掌、跳转等。节奏鲜明,情绪欢快。

《阿西里里》试听歌曲这节课我们要学习《阿西里西》这首歌,在学习前,给大家提出几点要求:通过学习《阿西里西》,体会彝族人民在欢庆节日中的欢乐幸福的心情。学会并背唱歌曲《阿西里西》正确把握歌曲情绪,体会旋律特点。范唱伴奏

彝族服饰的介绍花腰彝族妇女的服饰由头帕、大襟裳、托肩、领挂、腰巾、腰带、肚兜、绣花鞋等十余种配件组成。头巾、衣袖、坎肩、背部和裤脚等显眼的部分都用马樱花、杜鹃花、山茶花等变形图案,在帽檐和肩峰处,还扎有银、铜、钢丝为柄的花缨,走起路来左右晃动,如彩蝶飞舞。

彝族的音乐有什么特点呢?彝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彝族民间有各式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等。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又分男女声调,男声调雄浑高亢,女声调柔和细腻。各地山歌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著名歌曲《马儿快快跑》、《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就是根据彝族民间曲调提炼出来的。

课堂思考第三节

你知道还有哪些少数民族的歌曲吗?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第四节

音乐是人们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民歌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来源于生活,通过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创作改编才流传下来。课堂小结

文档评论(0)

139****94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4044076000006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