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反三”教学要义的当代意蕴.pdf

“举一反三”教学要义的当代意蕴.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举一反三”教学要义的当代意蕴

摘要:举一反三的内涵与现代教学心理学思想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从教育目

标看,举一反三不单是教师教授方法的体现,更是促进学生学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从学习的过程看,举一反三重视学习准备和学习反思;从学习的内在机制看。举

一反三包含了实现多种迁移的可能;从学习方式看,举一反三倡导学生的自主学

习与发现学习;从学习结果看,举一反三是获得学习策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举一反三;教学要义;意蕴

举一反三,出自儒家典籍《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

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中国古代教育实践与教育著作中蕴涵的优秀教学思想

之一。该词沿袭至今,使用频率依然很高。在现代教学心理学视野下,化旧为新,

重新审视举一反三的内涵,可以发现,举一反三与现代教学心理学思想有着高度

的一致性,其教学要义非常丰富。

一、从教育目标看,举一反三不单是教师教授方法的体现。更是促进学生学

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举”是条件,“反”是学生自我提高的实现。举一反三强调教育不仅要关注教

师教什么、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学什么、怎样学,这样才能使“学会学习”成为

教师追求的最高目标,即促进学生学力的发展。钟启泉教授认为,“重建学习和

学力的概念是基础教育课程转型的基本前提之一”。他把“学力”界定为“旨在培养

学习动机与主动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他把课程(学科)目标大体分为以下四个

组成部分:一是兴趣、动机和态度;--是思考力、判断力和表现力;三是技能;

四是知识及对知识的理解。钟先生将上述学力观比喻为冰山,他认为学力由显性

学力与隐性学力组成,浮出水面的是知识、技能;隐藏于水下但支撑浮出部分的

是基础,包括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以及兴趣、动机、态度等。素质教育关注

的是上述两种学力的统一。那么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卢秋玲指出,当前学生在学

力发展上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概括能力、独立学习能力、查找资料能力和自我

提高能力等方面。诸多研究表明,学力研究已成为各国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问题,要使学生形

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尽管我们不能说举一反三就是“先学后教”或“以学定教”,但举一反三至少包

含了“学一教一学一教”的循环过程。学力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积过程,

而是学习者发现意义、建构意义的过程,是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意义生成的探究

过程。可以说,举一反三是促进学生学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从学习的过程看,举一反三重视学习准备与学习反思

现代教学理论把教学过程看做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输与

交换系统,并通过研究对教学的过程进行控制,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

为,学习准备与学习反思是教学心理学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

学习准备包括经验准备和心向准备,举一反三更多体现的是后者。一方面

“愤”、“悱”状态,即对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启发”的前提。另一方面,“不复也”

则是对教学的一种评价与反馈,也可将其看做是维持学习动机的条件。斯塔夫尔

比姆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心理学家认为,

动机虽然不直接参与认知活动,但良好的动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个体

的学习行为指向具体的目标,并使学习唤醒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从而更倾向于

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举一反三,也指明了学生学习反思的重要性。反。有“返”的意思。在学习过

程中,反思是一种连接,既指向过去所学,又指向未来活动。指向过去所学并非

简单重复,而是对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进行探究。具

有科学研究的性质。反思作为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行为,是学习中不可缺

少的重要环节。举一反三的目的是通过反思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

造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复”字的意义是指不重复,意即不用老的方法。即当学生不

能举一反三时,教师就不能再走老路了,而要改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实际上,

这里也包含了教师的反思。因此,举一反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探究欲

望,而且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甘民曾撰文论述了启发式教学的三种存在形式:“引而不发”——尽可能让学

生自得,是孔子启发教学的首要宗旨与首选形式;“愤悱启发”——学生在自求自

省后尚无法解决所遇疑难问题,由此产生了愤悱,教师以“举一隅”的方式答疑解

难,是孔

文档评论(0)

151****9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