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积累)壮族三月三的传统意义.pdf

(知识积累)壮族三月三的传统意义.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壮族三月三的传统意义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

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

的有关壮族三月三的传统意义,仅供参阅!

目录

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壮族三月三的意义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

广西壮族三月三的由来

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因

此,又叫歌婆节(歌舞节)。

“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

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

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

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这句在广西流传的山歌歌词,

说明壮族歌圩节的起源,和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刘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一个渔民家里。从小爱唱山

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

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刘三

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乡亲们闻讯,纷纷

赶来学歌。后来她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莫怀

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半夜,

月明星稀,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突然一阵清风,只见刘

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自此,人

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

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

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

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开展尤

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

大规模“歌墟〞。

每到歌圩期间,青年男女便穿上节日的盛装,云集山头旷野或竹林

草坡即兴对唱,相互盘答,歌声此起彼伏。在歌墟中,勤劳智慧的壮

族人,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歌,使这一传统的民族节日充满了迷人的

音韵。

返回目录

壮族三月三的意义

它开创了广西自治地方政府确定自己的法定民族传统节日的先河,

意义深远是广西历史上的第一次,它开创了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依

据自治主体民族的传统习惯节日确立覆盖本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节假

日的先河,意义深远,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自治区一级,

可以进一步予以完善。壮族作为广西的自治主体民族,其重大节日除

“三月三〞外,还有“六月节〞“七月十四〞“蛙婆节〞等,能否也确定

为民族节假日,均值得考虑。新疆、西藏、宁夏等自治区的民族节假

日,就不止一个;其二,促使自治县一级人民政府依据本自治地方自

治主体民族的传统习惯节日规定出台覆盖本地的民族传统节日成为

可能。广西有12个民族自治县,都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各自治县

的自治主体民族都有属于本民族的重大传统习惯节日,依据相关的法

律规定,当地政府均有权规定本地区的民族传统习惯节假日。因此,

自治区一级的民族传统节假日的出台,在理论和实践上为自治县一级

民族传统节假日的出台提供了依据,成为了可能。

它将成为承载和展示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每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其特定的内涵,或起源于纪念先祖或英雄

人物或重大事件,或起源于祭祀各种神灵,还有的那么起源于各种经

济活动,但他们有两个突出的本质属性:其一,都是该民族传统文化

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集中承载着该民族的传统文化。一个民族衣、

食、住、行、用等物质文化方面和信仰、礼仪、习俗、歌舞、神话、

传说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在该民族传统节日中往往都有所表达,一

些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甚至就是缘于某个传统节日而产生。“壮

族三月三〞也不例外,如壮族素有“能歌善舞民族〞之誉,壮乡号称

“歌的海洋〞,这一文化特性最集中的外在表现莫过于“三月三〞活动,

壮族最具代表性的五色糯米饭最初即在于供“三月三〞活动食用,等

等。其二,是该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展示途径和平台。对一个“族

外人〞来讲,要观察和了解另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最快捷、最有效

的途径莫过于亲自参加这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节日耳濡目染,感同

身受——通过民族节日这个“窗口〞,你可以欣赏到色彩绚丽、婀娜

多姿的民族服饰,可以品尝到风味独具、特色浓郁的民族食品,感受

到载歌载舞、隆重热烈的节庆气氛,领略到豪迈奔放、热情好

文档评论(0)

157****67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