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中西医治疗策略方案
1.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健康教育
2.多动症怎么治疗呢?
3.改善孩子多动、注意力缺陷,除了心理疏导,还有饮食营养四疗法
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治疗
5.儿童多动症如何治疗——如何治疗儿童多动症?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健康教育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又称小儿多动症,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精
神卫生问题,其突出表现为注意力缺陷,以多动为主的行为障碍及冲动性。文献
报道在小学生中患病率为5%~10%.这类患儿如处理不当,常会影响其学习及性
格的发展。有跟踪研究发现25%~50%患儿在成人期有人格障碍,易冲动及有反
社会行为,在学习和事业上的成就明显低于同龄人。可见,对ADHD患儿的治疗
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1.病因和主要表现
关于ADHD的致病因素,国内外许多专家进行研究探讨,普遍认为可能与
下列因素有关:
(1)因感染、中毒或外伤等导致轻微脑损伤;
(2)遗传因素;
(3)大脑某些生理功能缺陷;
(4)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不良等因素。总之,本病是多种病因所致的一
组综合征,或者是在某些先天遗传素质不良,某种神经递质缺陷的基础上,加上
后天某些因素造成的脑损伤或精神创伤,促使了症状的出现或发展。主要症状表
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容易分散;活动过多,不能静坐片刻,不遵守纪律,
行为障碍,性情急躁,任性冲动,有攻击性行为,自控能力差,学习困难,上课
不专心,缺乏必要的注意力,缺乏坚持性,致使其学习成绩落后。
2.治疗方法
对于学龄前儿童,主要是实施教育及行为治疗,很少需要药物治疗。因为
在较小的儿童药物治疗副作用较明显,还可能出现分离性焦虑,依附行为,烦躁
不安等不良反应,造成管理上更加困难。对个别极严重对家庭造成严重的干扰时,
才考虑在医生严密观察下小剂量用药。而学龄儿童,由于需要尽快地帮助他们在
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因此,除教育外,常需配合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精神兴
奋剂,抗抑郁剂等。
3.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ADHD是一种复杂的、可引起多种问题的精神障碍。任何单一的治疗往往
难以达到显著持久的效果,需要综合的、多方位的治疗,并根据儿童的不同表现
制定治疗方案。而治疗应着重于行为、心理治疗及教育。
3.1对儿童的教育
3.1.1行为矫正:就是帮助患儿建立一些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要先
矫正容易矫正的个别行为,再逐步深入到较难矫正的行为,然后再根据疗效巩固
的情况,逐步增加需要矫正的行为,但每次增加的内容不可太多太复杂,以免造
成分心,并注意及时肯定成绩,表扬鼓励,并给予一定奖赏,以利于强化。例如
先培养能静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可从听故事、看图书或看电视培养起,逐步
延长时间,达到一定时间后,就逐步培养一心不二用的好习惯,如吃饭时不看书
报,到休息时间就不能再看电视,按时作息。
3.1.2认知行为教育:是与行为矫正教育相结合的,其目的是提高行为教
育的持久性。例如在静坐集中注意力和一心不二用的训练基础上,训练其上课时
不得随意走动,加强组织观念,得到遵守纪律的锻炼,使其适应学校集中生活环
境,保证学习的进行。
3.1.3社交技能训练:是根据患儿的冲动行为而进行的训练,能减少攻击
行为,提高儿童的社交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技能。可采用直接指导、模仿、反馈等
方式,也可采用儿童剧及游戏等形式,直接表现同伴之间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互相尊重的精神,以激发儿童强烈的情感,对其控制冲动、激惹和提高社交技能
也有帮助。
3.2对父母方面的教育
3.2.1父母的训练和咨询:对父母进行训练,向他们提供关于ADHD的理
论知识和应付儿童异常行为的策略,教会他们训练儿童的方法,并经常联系,了
解其教育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提出新的指导意见。
3.2.2父母对患儿治疗的态度和方法:儿童问题常常与家庭环境有关,所
以,父母要尽力为患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注意教育方法,要有耐心和信心,
多用正面教育或鼓励方式代替批评与强制方法,切忌动辄训斥,打骂。粗暴的态
度只会增加父母与患儿间情感和思想上的距离,使其感到孤独无援或产生逆反心
理。同时,也不能以患儿有病为理由对其过分迁就,使其变得更加任性与好斗,
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无法正确对待,会使问题更加严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