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知识点梳理汇总 .pdf

第七章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知识点梳理汇总 .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

[内容提要]细菌是否有致病性,经典的依据是柯赫法则,近年来提出的分子水平的柯赫法

则对此标准作了补充和完善。就某种病原菌而言,其致病性一般通过测定LD50来定量。细菌

的致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毒力因子,包括侵袭力与毒素,以及毒力因子的分泌系统。

侵袭力导致病原菌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内化作用、繁殖与扩散。毒素有外

毒素与内毒素之分,外毒素是具有异性毒性作用的蛋白质,典型结构为A-B亚单位的聚体。

内毒素为LPS的类脂A,耐热,具致热作用等。细菌致病性的现代观点是将病原菌、宿主及

二者的相互的作用综合考虑,纠正了只调节细菌本身的片面性,是认识的深化。细菌的毒力

可用人工的方法增强或减弱,并受到温度、离子浓度等多种环境因子的调节。

感染(infection)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发病(disease)表示病原

微生物感染之后,对宿主造成明显的损害。病原菌(pathogenicbacteria)是指那些导致机体

发病的细菌。是一群高度化了的微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已适应而且必须在宿主生物体

内持续存在或增殖,有时可造成宿主发病。

从进化关系来看,病原菌是由非病原菌演变而来,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就病原菌

的生活方式而言,绝大多数病原菌是寄生性的,又可分为专性寄生和兼性寄生两大类。另有

一些是寄居性的,在正常情况下对寄主不呈现致病作用,如动物肠道的大肠杆菌、皮肤上的

化脓性链球菌等,当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致病,称为条件性病原菌或机会性病原菌。还

有少数是腐生性的,是在死物上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毒素以食物等为媒介进入人和动物体而

致病,如肉毒中毒等毒素性食物中毒等,称其为腐生性病原菌。

微生物学研究侧重于感染。因为感染的范围更广,发病仅仅是感染可能出现的后果之一。

感染不一定都导致发病,而发病则离不开感染。如将防治传染病的重点转移到预防感染,则

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一节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病原菌能否引起宿主疾病取决于它们的致病性和毒力。

一定种类的病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殊的宿主体内引起定疾病的能力称为致病

性(pathogenicity)o细菌的致病性是针对宿主而言,有的仅对人致病,有的则仅对某些动物

致病,而有的则对兼而有之。不同的病原菌对宿主可引起不同的疾病,表现为不同的临床症

状和病理变化,也就是说某种病原菌只能引起一定的疾病。因此,致病性是细菌种的征,

是质的概念。

同一细菌不同菌株间的致病能力有所差异。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程度称为毒力(virulent),

据此有强毒、弱毒(减毒)和无毒之分。因此,毒力是菌株个体的征,是量的概念。

一、细菌致病性的确定

(-)经典柯赫法则

著名的柯赫法则(och5spostulates)是确定某种细菌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其要

点是,第一,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疾病中查见,在健康者不存在;第二,此病原菌能被分

离培养而得到纯种;第三,此纯培养物接种易感动物,能导致同样病症;第四,自实验感染

的动物体内能重新获得该病原菌的纯培养。

柯赫法则随在确定一种新的病原体时非常重要,但其有一定的局限性,某些情况并不符

合该法则。如健康带菌或隐性感染,有些病原菌迄今仍无法在体外人工培养,有的则没有可

用的易感动物。另外,该法则只强调了病原微生物一方面,忽略了它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是

不足之处。

(-)基因水平的柯赫法则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水平的柯赫法则(och^postulatesforgenes)应运而生。

其要点是:第一,应在致病菌株中检出某些毒力或其产物,而无毒力菌株中则无;第二,如

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因被损坏,则菌株的毒力应减弱或消除。或者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

内,后者成为有毒力菌株;第三,将细菌接种动物时,这个基因应在感染的过程中表达;第

四,在接种动物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或产生免疫保护。该法则也适用于细菌以外的

微生物,如病毒。

二、细菌毒力的测定

在疫苗研制、血清效价测定、药物筛选等工作中,都必须知道细菌的毒力。细菌毒力的

表示方法很多,最具实用的是半数致死量和半数感染量。

(—)半数致死量(medianlethaldose,LD50)

文档评论(0)

文体创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