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版)复习课程--第1页
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
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2012年版)
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版)复习课程--第1页
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版)复习课程--第2页
精品文档
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
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外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
基础上,按照传染病、感染性疾病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的要求,制定
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感染性疾病科管理者加强感染性疾
病科中医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
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在感染性疾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感染性疾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
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
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指导和
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持发挥中医
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第六条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应符合《中华人
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4]第17号)、《卫生
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卫医发〔2004〕292
号)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8号)和卫生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版)复习课程--第2页
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版)复习课程--第3页
精品文档
《消毒技术规范》(卫法监发〔2002〕282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
范的要求,提高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和感染控制水平。
二、基本条件
第七条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
的独立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保障感染性疾病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八条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设置应相对独立,各区域布局合理,
分区清楚,便于患者就诊,保护患者隐私,并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
求。
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应开设独立的专业门诊,开设独立的发热门诊、
肠道门诊、传染病门诊,设置2-6张留观病床,2-10张呼吸道隔离病
床,有条件的可以开设病房。
第九条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应设置挂号收费室、发热门诊和肠
道疾病患者的各自独立候诊区和诊室、检查室、治疗室、隔离观察室、检验
室、放射检查室、B超室、药房(或药柜)、专用卫生间,三级中医医院及
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感染科还应设置独立的处置室和抢救室等。
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及有条件的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应设置中医特
色治疗室(如针灸、火罐、足疗、中药灌肠、中药离子导入、结肠水疗
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