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考点19诗歌表现手法(四大手法全掌握)(讲评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全面掌握诗歌表现手法的四大手法,即赋、比、兴、喻。结合课本内容,以经典诗歌为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运用这些手法。通过讲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文学素养。课程设计分为导入、新课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总结与作业五个环节,确保教学活动有序、高效进行。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鉴赏能力,提升文学素养。
2.通过分析诗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诗歌的四大表现手法:赋、比、兴、喻。
-赋:如《诗经·国风·周南·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通过直接陈述来描绘景象。
-比:如《离骚》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通过对比来增强表现力。
-兴:如《古诗十九首·其一》中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通过兴起情感来引出主题。
-喻:如《诗经·国风·卫风·木瓜》中的“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通过比喻来表达情感。
-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创造。
-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月光与霜的对比,创造出静谧的夜晚氛围。
2.教学难点
-理解并区分四大表现手法的具体应用和效果。
-学生可能难以分辨哪些句子是赋、哪些是比、哪些是兴、哪些是喻,需要通过具体的诗句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
-分析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学生可能难以深入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变化和意境创造,需要通过情感体验和意境描绘的讲解,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深层含义。
-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诗歌创作。
-学生可能在尝试自己创作诗歌时,难以灵活运用四大表现手法,需要通过创作实践和互评互改,来提高创作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电子版诗歌教材、诗歌鉴赏PPT、经典诗歌视频资料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互动讨论、小组合作、创作实践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播放一首经典的古诗词朗诵视频,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回顾旧知:邀请学生回顾已学过的诗歌,并讨论它们的表现手法。
2.新课呈现(约4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诗歌表现手法的四大手法——赋、比、兴、喻的定义和应用。
-举例说明:
-以《诗经》中的诗句为例,展示“赋”的表现手法。
-以《离骚》中的诗句为例,展示“比”的表现手法。
-以《古诗十九首》中的诗句为例,展示“兴”的表现手法。
-以《诗经》中的诗句为例,展示“喻”的表现手法。
-互动探究: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自选择的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评价。
3.巩固练习(约2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尝试创作一首小诗,运用至少两种诗歌表现手法。
-教师指导: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的问题,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
4.互动讨论(约20分钟)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解释所用的表现手法。
-同学之间进行互评,讨论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可以改进。
5.总结与作业(约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表现手法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喜欢的诗歌,分析其表现手法,并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的理解。
6.课后反思(约5分钟)
-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诗歌鉴赏和创作方面的收获。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能够准确识别并理解诗歌中的四大表现手法,即赋、比、兴、喻,并能够将这些手法与具体的诗句相对应。
2.学生通过分析经典诗歌,提高了对诗歌情感的感知能力和对意境的把握能力,能够深入体会诗人通过不同表现手法传达的情感和创造的意境。
3.学生在互动讨论和创作实践中,能够运用所学的诗歌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小诗,增强了创作自信心和文学表达能力。
4.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同学间的互评,提高了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学会了如何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诗歌。
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同,增强了文化自信,愿意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6.学生在课后反思中,能够意识到自己在诗歌鉴赏和创作方面的进步,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为后续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7.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诗歌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洗盘水果待客人》教案 小学劳动 二年级下册.docx
- 《拟行路难》(教学教学设计)高二语文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实验小卷(一) 速度的测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
-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长沙过贾谊宅》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人音版 (五线谱)三年级下册教案《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docx
- 第九单元课题2 溶解度(第1课时教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docx
- 数学好玩.1 密铺-(讲解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北师大版).docx
- 高中 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 2.2 正确思维方式的培养 教案.docx
- 《第四单元正比例与反比例》(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docx
-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第1课时教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