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29张)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VIP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29张)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拉丁文“civitas”

意为城邦,“civilis”释义为“城邦中有组织和法制的市民生活”。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并非所有的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但是这一组特征在确定世界上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文明的性质时,可以用作一般的指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世界各地的文明会是一模一样的吗?上述材料中所提到的特征都会——具备吗?

文明的涵义是什么?如何才能称为“文明”?

【新课导入】何谓“文明”

全球通史

影响全球的世界历史首选权成读本最全面、最生动最经典的传世名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起发展

课程标准】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前提:从采集狩猎到农耕畜牧,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北冰洋

【课堂探究】

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谈一谈农耕畜牧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①社会分工的形成;

②交换贸易的产生;

亚马孙河流域

作物著

中美洲

农作物:玉米

类、胡椒,南

瓜、番茄

南美安第斯山脉

作物马

米,豆

家畜羊驼等

印度洋

东非

农作物:甜高擢

家畜:牛,绵羊.

山羊

水稻、粟(小米)。

鸡水牛

东南亚

甘薯蕉相

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

③早期城市的出现。

农作物、家畜传播大致方向洲界

西非

农作物:甘薯秋葵、黑豆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2.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城市和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

距今10000年前到距今2000年前,……全世界大部分的人类都转向农业。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也就从几个农业革命的中心地区逐渐传播到了全球大部分地区。而农业生产率的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

从而使得社会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军队和官吏。……人口不断增加,于是村庄拓展成城镇,城镇又扩张成拥有巨大的宫殿和庙宇以及聚敛来的财富的帝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苏美尔楔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玛雅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2.标志: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城市和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

文字产生国家形成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阶级产生

阶级矛盾

部落战争

剩余产品出现

私有制和剥削产生

社会分工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的出现

前提

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古代埃及文明约BC3500年左右

胖尼基

埃阿

及拉

旁遮普

恒河

古代印度文明约BC3000年

伊朗

中国

古代中国文明约BC2070年

不列颠

高卢

伊比利亚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公元前4千年代文明区公元前3千年代文明区公元前2千年代文明区

公元前1千年代至公元5世纪文明区洲界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约BC3500年左右

古代希腊文明约BC2000年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35°高山高原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20°

两河流域气候分布图

扎格罗斯山脉

伊朗

阿拉伯沙漠

肥沃的新月地带

沼泽地带

新石器时代遗址

非灌溉农业区南部分界线

两河流域地理条件示意图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

45°

60°

30°

地中海气候

黑海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

(1)前提:优越的自然条件。

两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两河流域古希腊称之“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圣经》称

为“伊甸园”。

最早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类型是城市类型。第一个中心在苏美尔;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的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