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3
《城南旧事》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阅读指导课——走进《城南旧事》。
设计理念:
当我们把好书送到孩子们面前,我们的工作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我们要努力采取多种办法让孩子保持对书籍的持久兴趣,最终将这种兴趣才能转化为一种习惯。我们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体会到读书的快乐。
教学目标:
1.了解《城南旧事》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主要内容。
2.运用跳读法,让学生阅读片段,初步感受《城南旧事》中生动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城南旧事》的兴趣。
3.渗透读书方法——预测策略,并让学生学会抓住简介、目录来快速了解文章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1.课件出示骆驼队黑白图片,进入书中情境。
课件出示文字:“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慢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教师动情朗读,将学生带入到名著的意境中。
2.让生了解“什么是序言”。
教师指出,这段文字是《冬阳·童年·骆驼队》中的一段,而《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作者为小说《城南旧事》写的序言。
什么是序言?序言又叫“序”,“前言”或“引言”,内容多说明本书的主要内容,写作缘由,写作经过和特点。作者自己写的叫“自序”。《冬阳·童年·骆驼队》就是林海音为本书写的一篇自序。
3.揭示主题:教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林海音的名著《城南旧事》。课件展示题目。
二、走近作者,了解内容。
1.了解作者林海音,课件出示林海音照片及生平资料简介。
字幕简介: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生于日本大阪,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到北京,在北京度过了童年和青年时期。在北京,她完成了从学生到新闻记者、从少女到为人妻母的转变,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1948年,举家迁往台湾。在台湾仍以办报、办刊、写作、出版为主,联络了大批在台的文化界人士,提携了大量的文学青年,出版了众多文学名作,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
林海音对北京有着深厚的情感,《城南旧事》一书既是对她童年生活的写照,更是当年北京平民生活的写真,也是她最具影响的作品。林海音以她的成就,她的为人,她的号召力,成为联结大陆与台湾文学的桥梁、中国与世界文坛的桥梁。她的作品被译为多种文字,她的一生荣获众多文学奖项,1998年“第三届世界华文作家大会”荣获“终身成就奖”。有评论认为,林海音的去世,是台湾文学一个时代的结束。
2.引用著名作家叶圣陶评价《城南旧事》的话,来帮助学生了解这本书的社会背景及它的影响和社会意义。
(课件字幕出示)著名作家叶圣陶说:这是作者林海音的传记式小说,写了5个故事。文字朴实温馨,故事生动感人。读它,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上世纪20年代的北京。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孩子,看北京,看大人,看周遭的幸与不幸。而她带给我更多的是感悟。这恐怕是一本好书的最高境界——不仅让读者丰富了视野,还令读者有所感悟。我怀念起我的童年,怀念我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个小镇,那时的喜怒哀乐。那些在我童年时留在我记忆中的往事,如今不也是我的城南旧事?感谢《城南旧事》,给我一次回味当年的机会。
3.抓住书中简介来了解本书内容。
教师让学生自己读书中简介,从而了解本书内容。
《城南旧事》通过一个小姑娘英子的眼睛,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旧北京的几个小人物的命运,寄寓着作者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
4.抓住目录来了解书中内容。
学生打开目录,看看本书一共讲了哪几个故事?
《城南旧事》以主人公小英子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共讲述了五个故事,分别是:《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兰姨娘》《驴打滚儿》《爸爸的花儿落了》。
三、欣赏诗歌,大胆预测
以故事《我们看海去》引领大家学习。
1.欣赏诗歌《我们看海去》,教师配乐朗诵。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蓝色的大海上,
扬着白色的帆。
金色的太阳,
从海上升起来,
照到海面照到船。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2.大胆预测:你们能猜出这个故事中讲的是什么内容吗?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预测,积极发言。
师:是啊,一开始,老师也以为讲的是英子和小伙伴一起去看海的故事。但作者却给我们讲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四、抓住片段,了解人物
1.抓住个性鲜明的片段描写,引领学生走近“厚嘴唇”。
课件出示节选片段: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师过渡:我读完这个故事后,觉得这个故事中人物对话描写得非常好。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走进厚嘴唇的内心世界,了解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抓住人物对话描写,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跳读,只读有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