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品析诗文教学设计.doc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品析诗文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NUMPAGES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的品析诗文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

肖建芝

微课名称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品析诗文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录制工具和方法

EV录屏

教学设计

内容

教学目的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部编版教材八下第六单元诗词“诵读欣赏”四首中的一首,苏轼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词人的心境和志意,体会他们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从而达到物我交融境界的写法。并努力将他的精神世界打通,感受他在遭遇人生失意的寂寞处境下的胸襟和气度,从而引领学生观察与思考这位具有伟大思想与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诗文品析

教学过程

师:1.上片首两句营造怎样的氛围?

“缺月”“疏桐”营造出幽冷寂寞(凄冷孤寂亦可)的氛围。

2.“谁见幽人独往来?”反问句子表达怎样的意思?“缥缈孤鸿影”,缥缈,高远隐约的样子。孤鸿与幽人有何关系?

第一问:意思是说我这个幽居之人在这样凄冷孤寂的深夜独自徘徊,无人相伴,无人看见。突写一个“独”字。

第二问:孤鸿是作者的自喻,本体是孤独的词人,喻体是高远隐约的孤鸿影,一独一孤,同病相怜。

3.结合下片词句,说说幽人与孤鸿有哪些共同的处境心理志趣?

A.处境:飘零失所,孤独凄冷。词人寓居定慧禅院,孤鸿“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鸿无良木之可栖,只好栖于寂寞冷清的沙洲。

B.心理:“惊”“恨”,心怀幽恨,惊恐不已。乌台诗案,九死一生,牵连众多,如惊弓之鸟。此处孤鸿纯是作者写照,取其神似。

C.志趣:孤高洁身自好坚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

飘零失所,惊魂未定,却仍择地而栖,不肯同流合污坚持操守。寂寞孤高孤芳自赏洁身自好

4.你认为本诗最大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这首词运用了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以孤鸿为喻,托物言志。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

小结

本词起笔两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深秋寒夜图。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