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爱莲说》教案锦集6篇.pdf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3年《爱莲说》教案锦集6篇

《爱莲说》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理解__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文中君子的高洁品质,并把其化为自己对崇高道德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__托物言志的写法

难点体会品味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以“荷花”为题材的中国画,创设教学情境。(可展示实物,

也可制作课件配以诗文、音乐。)

2导入语: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

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的景物。李白的“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和白居易的“冷

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分别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感情。

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则抒写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

尽喜悦。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

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

说》。

(二)研读课文

1板书课题。(边讲边板书:爱莲说周敦颐dūnyí注意“颐”字的写法,左边

中间是个“口”,不能写成“臣”字。“莲”是上下结构,“艹”应在“连”字

之上。)

2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

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__统称为论说文。那么“爱莲说”这

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

归纳: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3指导顺畅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在自己认为难读难

写的字下画上横线。

(2)让学生利用工具书、互相交流解决难读难写的字。

(3)让两位学生上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可以用屏幕展示,也可用小黑

板。评点时,注意形义的点拨。)

甚蕃(fán)淤(yū)泥濯(zhuó)清涟(lián)不染(rǎn)

亵(xiè)玩隐逸(yì)噫(yī)鲜(xiǎn)有闻

(4)学生齐读课文。(如有不顺畅处,教师点拨后再齐读一遍。)

4指导诵读课文

(1)明确诵读要求: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古人读诗文用的是吟

诵的方法,语气比较舒缓,抑扬顿挫,很有韵味。我们在读文言文时,可以借鉴

古人的读书经验。(引导学生回忆电影、电视中古人读书的语调、神态,然后加

以归纳。)

(2)比较文中八个“之”的用法:文中有八个带“之”的句,哪些句子中的

“之”可以理解为“的”,哪些句子中的“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将八个句子

分成两组,教师范读,明显地读出后一组的“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再让学生

进行判别。明确后,让学生齐读领会。)

水陆草木之花

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文中还有哪些字词在诵读时,语气可以适当延长些呢?(让学生轻声朗读

体会)明确:如第1段中的三个“而”。第2段中的三个“也”,叹词“噫”,

语气助词“矣”等。(学生回答时言之有理即可。)

(4)__句式上的特点是骈散结合。相邻的两句话,字数相等,意思相对,叫

做骈句。从宽处讲,排比句也可看作骈句。提问:文中哪些句子属于骈句呢?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

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5)提问:这两处骈句应该怎样来读呢?(指名朗读,教师点拨。)

明确“出……不染,濯……不妖”,“染”、“妖”读时要一扬一抑。读排

比句时,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富有气势。

(6)学生齐声诵读课文,体会诵读指导要求。

5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小声朗读课文,对照注释理解句意,小组讨论疑难问题。

(2)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有关难字难句的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5****37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