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高效备课课件(人教版2024).docx

1.3.2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高效备课课件(人教版2024).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区域认知目标

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与时间差异现象;

2.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并能够解释所产生的季节变化与热量差异现象。

(二)综合思维目标

1.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能够结合当地季节变化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三)地理实践目标

1.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说出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和产生的地理意义。

2.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并说出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和产生的地理意义。

(四)人地观念目标

利用地球上的五带分布图说出五带划分的界线,并能够说出不同带人们生产、生活的特点,理解人地和谐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和产生的地理现象。

2.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三、教材设计思路

本课为了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中“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细化了教学目标。在“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两个黑字标题中,考虑到学生实际,紧扣核心素养目标,分别按照“阅读感知与了解-解释说明与理解-活动体验与应用”的层次结构关系,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设置了叙述地理原理及现象、阅读材料和活动式课文三个环节。

四、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引领:描述一下你对夏季和冬季的感受,你知道为什么会有四季的变化吗?图片展示:“四季变化图”

(承转)夏季热,冬季冷;并不是同学们认为的,夏季我们离太阳更近,冬季我们离太阳更远,而是和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了解地球公转探究产生四季的原因。

【讲授新课】

学生活动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

方法指引:观察下方动画,结合课本p23。

问题引领:1.地球的公转指的是什么?

2.地球公转的特征(绕转中心、方向、周期)。

3.地球在公转时,是什么姿态?

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不停地绕太阳公转,方向和自转一样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地球在公转时,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方向。

学生活动二:正确演示地球公转,理解地球公转对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

方法指引:参照图1.21,对照图1.24,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实验步骤:1.通过提问:冬季的太阳和夏季的太阳对比,引出太阳直射和斜射的概念。

2.介绍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和赤道五条特殊的纬线。

3.让学生结合课本图1.21,把地球仪摆放成两分两至日的位置,并用头部(鼻子代表赤道,鼻子以上为北半球,鼻子以下为南半球,下巴是南极,头顶是北极)动作来表示两分两至日的姿势,然后叫四位同学分别按两分两至日的位置站好,中间的灯光代表太阳,力求形象生动。

视频小结:播放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4.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也可以在地球仪赤道上方上下移动强光手电筒,让学生观察昼夜长短随之带来的变化。

实验展示注意事项:多媒体展示两分两至日的单独太阳光照图、讲台地球仪摆放对应姿势和学生头部对应姿势三位一体形象展示。头部姿势夏至是面向太阳光低头(老师可以说,此时他很谦卑,所以得到多多光照),冬至是面向太阳光抬头(老师可以说,此时他很骄傲,所以他受到冷落),春秋分日是偏向一边(老师可以说,此时他不卑不亢,所以他不冷不热)。

教师小结:此实验要同学们积极参与,老师语言要精练、幽默、科学、严谨,让地球公转两分两至日示意图更加形象易懂,也让地理课堂更加充满趣味性。想一想: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方法指引:读图1.18并结合13页的文字。

问题引领:观察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表格。

教师小结: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带来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把地球公转两分两至日对应的日期、直射纬度、节气、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图上信息转化成表格文字信息,突出对比强化形象记忆。以此为基础,教师可以提问:北京天安门升旗(劳动节、儿童节、建党节、建军节、元旦),在哪个节日最早、哪个最晚?

(承转)检验一下同学们有没有真正弄懂,我们结合生活体验,来探讨下面问题。

议一议: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讨论下列问题。

1.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比较低?

2.一年中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3.一年中我国中午太阳升得高、白昼时间长的季节是什么季节?此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是什么季节?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夏季气温高并不是因为夏季我们离太阳更近,而是夏季中午太阳升得更高,白天更长,所以获得的热量更多;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承转)四季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在同一个地方,不同的时间产生的地理现象。同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一线教师,熟知考情与学情,致力于提供优质文档资源,服务更多教师与学生。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1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