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docxVIP

小学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青山不老》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内容,学习写作方法(重点)。

2、借助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培养自主与合作能力,抓关键句提升阅读理解(重点)。

3、体会老人艰辛与决心,激发敬佩之情,培养环保和社会责任感(重点)。

4、理解文中深刻语句,内化老人精神为行为准则(难点)。

二、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图片、视频等,制作成教学课件。

-准备课文的朗读音频,以便在课堂上播放。

-准备相关的教具,如黑板擦、粉笔等。

2、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查找有关环保的资料,了解我国当前的环保形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一段美丽的山林风光视频,视频中展现了郁郁葱葱的树木、清澈的溪流、欢快的鸟鸣等景象。

2、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样美丽的山林景色,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教师接着说:“然而,在一些地方,山林曾经遭受过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恶化。但是,有一位老人,他用自己的双手和坚定的信念,改变了一片山林的命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青山不老》,看看这位老人是如何创造奇迹的。”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教师介绍作者梁衡的简介,包括他的主要作品、文学成就等。梁衡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记者,他的作品常常关注社会现实和自然生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2、教师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这篇课文是作者基于对一位植树造林老人的真实事迹的采访和报道而创作的。当时,我国正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旨在弘扬老人的精神,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课文的朗读音频,要求学生认真倾听,注意字音、语调、节奏。

2、学生跟着音频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

3、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字音是否准确、节奏是否合理、情感是否恰当等。

4、教师再次播放音频,让学生跟着音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情感基调。

5、引导学生思考:从整体上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归纳,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位老人在晋西北恶劣的环境下,坚持植树造林,将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绿洲的故事。

(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教师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老人的语句,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

-外貌描写:“他的手粗糙得像老树皮,脸上布满了皱纹,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通过这样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老人饱经风霜,生活艰辛,但依然坚定地从事着植树造林的工作。

-语言描写:“我知道这条山沟需要树。”“我不走,我要留在这里,看着这片林子长大。”从老人的语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植树造林事业的执着。

-动作描写:“他每天都要到山上种树,挖坑、放苗、填土、浇水,一丝不苟。”这些动作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的艰辛过程和认真态度。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老人为什么要坚持植树造林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因为老人热爱这片土地,希望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例如,文中提到“这地方的环境恶劣,生态系统脆弱,需要有人来改变它。”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创造奇迹的背景条件。

-奇迹:老人在晋西北这样一个风沙肆虐、干旱少雨、土壤贫瘠的地方,经过多年的努力,将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了一片绿洲。文中描述“15年啊,绿化了8条山沟,造了7片林,面积达5、7万亩。”这些数据直观地展示了老人创造的奇迹。

-背景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是老人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他还面临着经济困难、缺少劳动力等问题。但是,老人凭借着自己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精神,克服了这些困难,创造了奇迹。

4、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如“青山是不会老的”。

-教师先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可能会说青山因为有树木的覆盖,所以不会老。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青山不老不仅仅是指山林的自然寿命,更重要的是老人的精神让青山永远保持生机。老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片荒芜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他的精神也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所以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五)体会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找出作者是如何通过描写来表现老人的精神品质的。

-外貌描写:作者通过对老人粗糙的手和布满皱纹的脸的描写,表现了老人的饱经风霜和坚定决心。

-语言描写:通过老人的语言,如“我知道这条山沟需要树。”“我不走,我要留在这里,看着这片林子长大。”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迷糊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提供高考、中考、小升初考试以及各年级相关的教学课件PPT、教案、教学设计等专业资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