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4散文阅读考点1分析散文结构的艺术课时跟踪检.docVIP

全国通用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板块现代文阅读专题4散文阅读考点1分析散文结构的艺术课时跟踪检.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4-

分析散文结构的艺术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蘑菇石

方欣来

直到山腰上的蘑菇石进入我的视野,才看出一座山的味道。

这山叫梵净山。从字面上解:梵者,妙也;净者,不着一丝尘埃。不知这场域是不是南海观音参禅修炼的地方。但隐隐觉得,但凡得道的菩萨,往往会把一座大山乃至几个山脉作为他做功课的场所,远比文人结庐的草堂大了去。

而我一眼看上了蘑菇石,尽管只是山中的一个微点。说是蘑菇,其实是由两块石头垒成的。远看,像长在悬崖上的黑蘑菇,走近了,才看清上边的大而厚实,挂在半空,像悬浮着的物体。下面的呈长方柱状,脚大、腰细,有着女人的姿态。两者相叠,更像一个顶着帽子的人在走动。想必,它是一路穿过山谷,蹚过溪涧,沿着一个个石级走来的吧。然后身子一矮,向大山作顶礼膜拜,这个样子,虔诚得化入了心魂。想象中,它确定把很多云雾和风抛在身后。

风,是树木和石头的敌人。越往高处走,树木一棵棵矮下去,到最终仅剩下一些矮小的灌木、野藤和为数不多的芭茅。不需多想,这场风与植被的搏斗中,树注定是失败的一方。老早,古人便察觉了其中的隐私: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因而,平日里我也学会了世俗的一面——出门观天色,进门看颜色。料想,变化莫测的天色和人的一张脸上确定暗藏着不行知的风,风向、风势、风的劲道,全得专心把握。于是,很多不同的场合,我努力克制自己,尽量把声音压得很低,与不同身份的人保持一团和气,也许,这就叫作俗世中的芸芸众生吧。沿着时间的路径往上走,风愈大,像一把把锐利的刀在飘舞,不厌其烦打磨着石头,使得这蘑菇石更显苍老,连苔藓也躲进石块的缝里,失去发展的信念。这是个典型的当风口,一个唿哨,便将豁口里的风、云层之下的风、树梢上的风、阳光照亮的风,还有瀑布倾泻而下的风,一齐唤过来,在这里交集、整合,形成一支风的队伍。一下子,吹乱了我的头发、衣服以及安静的心绪。风,以大写意的方式在我身上涂抹,以至我的脸上、脖颈、耳朵和手脚全是风的纹路与色泽,似乎我也成了风的一部分。而身边的石头直愣愣地叫风雕刻成了一尊石像,或一个缩小了的梵净山。但我分明望见石头上凸显着一棱一棱的刻痕,如同岁月的纹路,那么斩截,镇静得像一条条铁线小篆。恍惚中,给我们不少“沧海桑田”的感觉。

不言而喻,石头是一座山的心。它把自己拔得那么高,置身于巨大的险境中。下面是万丈深渊,稍不留神,会粉身碎骨。哪怕我侧着身子偷偷瞟上一眼,也吓得头皮发麻,倒抽一口冷气。朝上走呢,除了一条狭窄的连扶手都是铁链串成的石板小路,仍是绝壁。似乎,整个山头成了摄人心魂的惊羡号。阳光正好,一个接一个的人踩着石板在向上移,似有一股力气牵引着,仿佛“人往高处走”成了人世间的铁律。假如以时间为参照系,不难发觉,向上移动的何止身体,还有人心。然而,立着的蘑菇石却在时间里文风不动,即便挪动一寸也没有,自始至终以安静的状态坚守着安静的内心。那种静,不温不火、不激不厉,一如入定的高僧,似乎在它眼里,尘里尘外的一切都看淡了。怪不得南北朝时的吴均在《与朱元思书》里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由此可见,这不是一种姿态,而是通达了悟,总以为,绝顶之处有着迷人的景致。这山望了那山高已不是一句谚语,仿佛在说,人的一生就是无休止的眺望和攀爬,否则,成了无心无肝的石头。小时候,我母亲见我每次做数学计算题出错时,便骂我是石头做的脑袋,呆死了。此刻,我站在石头旁四下一望,无论哪个方向,山照旧是山,雾仍旧是雾,树木还是树木,日头也在一每天东起西落。有别的是,时间在悄然消逝,生命在不断更迭。

时间像个魔术师,总在有意与无意之间,给不少事物蒙上一层缥缈的面纱,让你生出很多新奇。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通过说明“梵净山”的名字,借助“参禅修炼”等字眼,为后文蘑菇石的出现营造了一种不凡的神圣氛围。

B.文中第三段对蘑菇石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并在想象中将蘑菇石拟人化,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蘑菇石在梵净山上的形态。

C.“‘人往高处走’成了人世间的铁律”,写出了人在生活中不断向上攀登的状态,赞扬了人们永不服输、坚韧不拔的精神。

D.文章边叙边议,借写蘑菇石来阐发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思索,散发着才智与哲理的光线。

解析:选CC项,“赞扬了人们永不服输、坚韧不拔的精神”错误,原文中有意将人们攀登的生活状态与“蘑菇石”安静地坚守本心的状态进行对比,以赞扬蘑菇石的精神。

2.(分析语句作用)第4段画线处引用古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怎样的作用?

解析:第4段画线处引用古语“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从内容上分析,写出了山中树木在风的摧折下的生长状态。从手法上看,这句古语一语双关,既指自然之风也指人世之风;从结构上分析,由自然之风过渡到“人世之风”,过渡自然,为后文表达自己的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20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