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诗词与中国画的融合形式.pdfVIP

浅谈中国古诗词与中国画的融合形式.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中国古诗词与中国画的融合形式--第1页

浅谈中国古诗词与中国画的融合形式

【摘要】:中国古诗词与中国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两者相异而有相

通。”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二者共同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特征使其有了交叉

和融合的可能,当这两种异迹而同趣的艺术形式完美融合时,便产生了更高的艺

术价值。

【关键词】:诗意画;题画诗;融合;意境

中国古诗词是使用文字的形式给人看的,也可另人看到形象的画面;中国画

是用画面的形式给人看的,也可使人领略诗的韵味。在诗与画中所见所闻的具象

性通过通感欣赏感受中更为深刻丰富。欧阳修曾说过:“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

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1]咏物诗是为了抒发感情,

要忘形得意;画画是为了发幽思,只有忘形而得似。也就是主观里的思想感情和

客观的形象结合起来,使形成了思想感情的象征,付诸于文字而成诗,见诸于笔

墨而成画。可见,在中国古诗词与中国画中,都是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来获得主

观的意的内容,这是中国古诗词与中国画所共同追求的理想境界。正是这种艺术

精神的相通性,古往今来,诗画同质、相通相融。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宋代著名诗人、画家苏轼在评论王维的诗时提出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论点。从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便成为了中国诗画鉴赏品评的重要标准之

一,在文艺理论领域沿用至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中国诗画艺术的一个重要

特色,也是中国画家和中国诗人的共同艺术追求。诗人追求诗中画的意境,画家

追求画中诗的情感。

诗中有画是诗本身有画意,是指诗的意境如画。诗人戴叔伦有云:“诗家之

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一个词语,营造一种意境,构就一幅画面。唐朝

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活脱脱的一幅江南春景图:莺啼绿野、红花之中,一挑高

悬迎风的酒旗,几组意象,给人展示了一片生机勃勃的江南水乡之景,而烟雨佛

寺的朦胧迷离以卷轴似的画面从“千里”的空间意念与南朝的时间意念中展开,给

予了江南水乡的生机一份深沉的历史感。又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属目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构成了一幅图画。画中大漠、孤

烟、长河、落日描绘出了北方的旷远荒凉以及寥廓奇丽。“孤烟”直,没有一丝风,

也就没有风声,一轮圆圆的“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给人以静寂

之感。[2]“孤烟”是一条直线,“长河”是一条曲线,“落日”是一个圆点,这些简单

的线条使旷远荒凉的大漠与长河、孤烟、落日相配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王维把

绘画手法融入诗中,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浅谈中国古诗词与中国画的融合形式--第1页

浅谈中国古诗词与中国画的融合形式--第2页

画中有诗即画本身具有诗的意境,中国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

画面具有诗一般的意境美。王昌猷先生在《认识意境,创造意境》中说:“意境

产生于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形象的基础之上,但不会完全等同于这个艺术形象,它

是欣赏者在审美过程中所获得的美感境界。”要抵达这种境界,即画中诗的境界,

画家在把握艺术对象时要超形似而求神似,要着力于艺术对象内在神韵的把握和

主观情怀的渲泄。绘画创作中对形似的超越,为诗情的进入铺平了道路;对神似

的追求,则直接与诗情的表现相叠。要实现“画中有诗”,画家在表现形式上追求

淡雅、简约,在绘画创作中追求萧散淡泊、荒寒简远。清邵梅臣云:“萧条淡漠,

是画家极不易到工夫,极不易得境界萧条则会笔墨之趣,淡漠则得笔墨之

神。”[1]144我们

文档评论(0)

LLFF4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