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新生态的重塑.pdf

“双减”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新生态的重塑.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减”背景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新生态的

重塑

作者:陈向军王晓温

来源:《教育·教育评价》2022年第04期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教育观念转变等因素的推动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迅速并取得

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青少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暴露出青少年心理健康

教育仍有不足之处。按照生态系统理论,个体心理与行为是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青少年的心

理健康问题并非由单一因素所决定,而是多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长期以来,对于青少年心

理健康教育,我们更多指向学校情境对个体的影响,而较少关注到逐步偏差的育人目标、持续

高温的校外培训、不断内卷的教育焦虑等社会性诱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正常生态的压抑。

在此背景下,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

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提出“应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

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该政策意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展和健康成长,成为当下解决基础教育积累问题的一剂猛药,也是重塑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新

生态的营养剂。

一、生态视域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界定

目前,已有许多学者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出发,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实践路径、

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如朱小同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微观系统包括家庭环境、学校层面

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社区等;中间系统包括家校、家社的良好合作等;外层系统包括如父

母的职业、亲戚、朋友等;宏观系统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法律制度以及其他文化资

源。综合生态系统理论的概念及有关学者的划分标准,本文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態系统

分为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及宏系统四个部分,其中,微系统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

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中系统主要是指家校共育;外系统主要包括父母职业、学校的组

织管理、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支持等;宏系统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观念等。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失衡的表现

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需要置于实际所处的生态环境中。在“双减”政策发布之

前,我们对中部地区H市8所中学及415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初步调研中发现:

当前,学校、家庭及社会等主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有所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

育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生态系统失衡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微系统:重要他人的支持不足

本次调查中显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微观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微系统对青

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支持不足。大多数家长在青少年心育过程中常处于“缺位”状态,忽略

了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充分发挥家长的引导作用;而从教师层面来看,普通教师参与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水平还比较低,仅33.7%的学生认为能从“其他学科”“校园环境、活动”

中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学校的普通教师仍普遍缺乏主动参与学生心

理健康教育的意识与能力;从同伴群体来看,本应发挥的防御支持、心理互助、心理预警等功

能显现不明,同伴群体对青少年心育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不够充分。二是微系统中的重要他人对

青少年所需的情感支持不够充分,成为影响青少年心育的“双刃剑”。对于青少年而言,微观系

统中的重要他人是满足情感性支持的最主要来源,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保护性因素。但对中学

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调查显示,家庭因素占比达36.9%、同伴因素占比31.3%,是青少年主

要的压力源,且青少年感受到的教师支持较为一般,仅三成左右的学生表示可以从教师处获得

经济和解决实际问题或是安慰和关心等支持。

(二)中系统:家校共育联结微弱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共育目标在于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密切配合,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

全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实效。而在实际中,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共

育主要还存在积极性、一致性不高等问题。一方面,家校双方缺乏科学的共育理念,合作内容

主要围绕学业成绩、升学选择等展开,且家长认为主要是学校之责,学校认为家长对于心理辅

导的作用微弱,因而双方较少开展相关合作,家校共育的积极性亟待提升。另一方面,家校共

育过程中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致性不高,当学校和家庭等微系统在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或要求

不一致且缺乏有效沟通时,易使青少年对二者的要求感到迷茫。

(三)外系统:组织管理有待规范

外系统是指学生不直接参与但会对其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其中,学校作为心理健康

文档评论(0)

155****75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