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100级中国通史主要内容概括.pdf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9、100集中国通史主要内容概括

第99集:维新与革命

公元1894年9月17日,中日两支舰队在鸭绿江口外的大东沟黄海海面相遇,

经过五小时的鏖战,北洋舰队五艘主力战舰被击沉,1000余名官兵战死,黄海

制海权落入日本之手,中日甲午海战开战之前,中国海军力量在世界排名第八,

日本排名第十一,中国是东亚第一海军大国,然而,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一役

的惨败和威海卫的全军覆没,彻底击碎了清王朝的大国幻想,标志着中国30年

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公元。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

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限期割让台湾澎湖列岛与辽东半岛给日本,

赔偿白银2亿两。

马关条约签订当日割让台湾的噩耗,便传到台湾,全省人民奔走相告,聚哭

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清朝台湾巡抚唐劲松连续致电总理衙门,申述

台湾不可割让,台湾人民宁死不屈,誓死不做日本附属,但清政府却以所谓的保

护京师优先,而下令限期割让,两年内,不内渡者作为日本人,改衣冠,电文传

出,台北绅商市民鸣鼓罢市,表示抗议,他们发布檄文宣言,宁从战死而失台,

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丘逢甲清朝工部主事

台湾巡抚唐景崧,清朝工部主事丘逢甲等一批爱国官绅,决心抗拒总理衙门

的命令,自主保台。

中国社科院-马勇:中国的政治精英在想着,怎么能够学一学1871年普法战

争,普鲁士要求法国割让一块土地,但最终没有割让成,那么他当时得出的结论

是什么呢?就因为法国人持续性的抵抗,使这个条约没有能够执行,那么这个我

们中国文献当中《马关条约》将要签订,要割让台湾和澎湖岛的时候,中国的政

治精英就在想,我们能不能也这么干,他们这么一看辽东半岛通过花钱能够赎回

来,他们觉得我们也能够花钱赎回来,请求朝廷能不能花钱赎回来?朝廷说不行,

最后一招,那我们自己自治。

一星期后,清廷派李鸿章之子李经方前往台湾执行交接,六月二日,李经方

在基隆口外的日本军舰西经瓦上与日本新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签署了交接文书,

大批日军压境,台湾人民在台北、彰化、台南进行了殊死战斗,最终因寡不敌众,

台湾沦陷。公元1895年春,正是三年一次的科举会试之年,各省新科举人数千

人齐集北京。这一年,三十八38岁的康有为和学生梁启超师徒二人,作为广东

举人一同前往北京参加会试,就再举人们等待发榜之时,马关条约,割地赔款的

噩耗传来,全国震动,四月二十二日,义愤填膺的康、梁师徒汇集众人在北京松

筠庵起草了一份万言书,抗议清帝在条约上加盖玉玺,并呼吁拒和、抗战,迁都,

变法等主张,十八省举人集会响应,得到了上千名举人的签名,万言书虽未按时

送出,但与各级官员们的上书一同形成了一次影响巨大的公车上书运动,由此揭

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公车上书后,朝廷会是的结果发榜,康有为成功地用传统文辞掩盖住其改革

主张,骗过了决心将其黜落的主考官徐桐,以第四十六名的成绩考中进士,被任

命为工部六品主事,一心想进翰林院的康有为深感失望,决心开始一系列的上书,

向皇帝进行改革的谏言。

中国社科院-马勇:马关条约带给中国的变化,大概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

去解析它:一个是政治上的,一个是经济上的,第三个就是社会的变动,那么,

政治上的就是马关条约一下子打破了中国和外国之间的一个格局,从1860年开

始,一直是中国政府有足够的力量在主导它的,但是马关条约之后就不是了,经

济上变化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马关条约规定了,日本臣民可以到中国自由办厂,列

强之间是有一个就是双边协议转化为多边受益,第三个讲社会上的,我们讲中国

现代化的起点,我们可以追溯到明末利玛窦来,也可以追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

争,但是真正表明一个现代中国的发生,最根本的标志,要有一个新阶段,这个

新阶段是什么呢?就是中国的民主资产阶级。

洋务运动时期,在曾国藩和李鸿章等人的建议和努力下,清朝总理衙门于公

元1872年开始分批派遣幼童赴美留学,同时主政福州船政局的左宗棠、沈葆桢

等人,也派遣学生赴英、法留学,这形成了中国最早期的公派留学生。除此之外,

沿海地区的人们由于出洋谋生,也将子弟带到国外求学,形成了民间留学的群体,

孙中山便是其中之一。公元1879年13岁的孙中山来到华人称为檀香山的夏威夷

求学,此后前往香港继续深造,公元1892年,孙中山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从香

港西医书院毕业,在夏威夷和香港学习期间,孙中山目睹了现代教育、法律体系

和市政卫生的发展,这

文档评论(0)

131****22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