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语言运用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dfVIP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语言运用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语言文字运用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

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

是微乎其微的。

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乡村人口是固定的。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口在增加,一块地

上只要几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饱和点;过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负起锄头去另辟新地。

可是老根是不常动的。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从老树上被风吹出去的种子,找到土地的生

存了,又形成一个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样的运命下被淘汰了,或

是“发迹了”。我在广西靠近瑶山的区域里还看见过这类从老树上吹出来的种子,拼命在垦

地。在云南,我看见过这类种子所长成的小村落,还不过是两三代的事;我在那里也看见过

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给狗吃的路毙尸体。(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

本色》)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词“孤魂”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它比“公书林”更神气。

B.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C.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

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

光”。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是不可能的”中的“这”指什么?这句话能删去吗?为什么?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7分)

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奶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

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

一包灶上的泥土。(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有的人在外打工多年,会忽然回来,起一座“豪宅”,在家过一个春节,然后,又从

梁庄消失,继续在外打工。“人去楼空”是乡村日常生活的景象,大部分在城市打工的农民

第1页共6页

都在家盖有新房,并且,他们也是为挣到盖房的钱或为子女挣得学费而奔向城市的。这样的

中年打工者,不久就会回到乡村。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在城里打工,挣一笔钱,在家里盖栋

像样的房子,然后在本地找个合适的生意做。(节选自梁鸿《出梁庄记》)

4.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差序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

B.他的足迹延伸到了植物学家的“无人区”——西藏。

C.我所知道的乡下夫妇多是“实在没有什么话可说的”。

D.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5.以上两则材料体现了中国基层社会怎样的特征?请简要概括。(4分)

三.阅读《乡土中国》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7分)

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

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

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

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

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

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节选自《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1

6()这段话用两个实例,是想告诉我们,中国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传统。(15个字以内)(3分)

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

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我已说过,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一个地

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极端的乡土社会是老子所理想的社会,“鸡犬相

闻,老死不相往来”。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

文档评论(0)

132****625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