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评课稿6篇.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道德与法治评课稿6篇

小学德育与法制教育是我国高校的一个专业。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

关于道德与法治评课稿的文章6篇,欢迎品鉴!

【篇1】道德与法治评课稿

听了顾志刚老师所上的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九课第二框《法律保

障生活》一课,我认为亮点较多。顾老师首先从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

——法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入手,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

出自己对法律的感受,从而导入新课。接着以一副十字路口交通混乱

图片开始了对法律特征的探究。整堂课以时政背景材料为载体,以问

题探究为龙头,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给人的感觉是环环相扣,有条不

紊。从整体上说不失为一堂成功的常规课。

该课之所以说是一节好课,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得出的结论。

一、任务目标定位准确。

理论联系实际是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原则。但选用什么样的时政

材料,这同样体现了一位教师的选材能力。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而且

必须要有对时政的敏感度,哪些时政将会成为考试关注的热点,成为

社会关注的焦点。没有这种敏感度,就不是个合格的道德与法治教师。

这节课主要围绕着法律的三大特征为主线贯穿本堂课。

二、情境材料的选用精。

道德与法治教师也要学会如何把时政热点转换成课堂教学资源,

第1页共13页

并把时政材料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出正确的问题。老师们可以看到:

对一段同样的时政材料,有的教师所出的题精要,有的教师出的题很

表面。因此,我们必须研究材料,呈现给学生的也必须是教师经过深

思熟虑后的材料和问题。这节课顾老师所选用的材料,比较精要。在

导入中主要运用图片:法律制定机关、国家强制力、高官落马等不仅

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觉遵守法律的意识。时代

性、时效性强,针对性强。

三、体现了新文档的教学理念。

这节课,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简单的教材知识的

罗例,更多地是教材知识的重组和整合,并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分析现

实问题。在掌握基础知识之后,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顾老师的课一直在努力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整节课始

终体现着互动、合作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生本互动的课堂探究意识浓。同桌讨论和小议次数较多。

四、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教学设计实质是一种教学的预案。它不同于房屋设计图,可以在

教学进程中不断地加以修改、补充、调整。在预设中生成知识和能力,

而又在生成中不断调整预设,形成一种创生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本

来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正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互动,

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从而创生出一节优秀的课。在这过程中,

学生受益了,教师也在教学相长中获益。而这也就是教学的魅力所在。

顾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点拨,不仅使学生能得到答案也能得到途

第2页共13页

径。

下面我提几点建议:

课堂上教学氛围、师生关系很融洽,如果教师教学能进行适度的

学科渗透,教学效果将会更好。其次,在分析问题时,让学生不仅动

脑,而且结合题目动动手动动笔,我想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课堂结

束前教师应作全面深入课堂小结。本堂课此环节较为薄弱。

以上评课仅是我个人的粗浅看法,不妥之处,请同行批评指正。

【篇2】道德与法治评课稿

《这些是大家的》是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学期有幸听了区道德与法治优质课竞赛。本课的教学以生活化、活

动化、自主化、情感化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下面谈谈个人浅薄看法:

1、贯彻生活化的原则。文档标准明确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

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

章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

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本

堂课中,教师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实际情况为

主要的内容开展活动,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学生的交流、

探讨、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1)调动生活中的经验。让学生说生活中的公用设施,从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进行有

机结合,使面对学习主题感到有话可说,因而乐于探究,善于,政于

发表自己的意见,深切感受公用设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文档评论(0)

180****80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小学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