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和谐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
二是和合论。“和合”是我国独创的一种哲学观念、文化观念。早在先秦时期,这
个观念即已出现。我国最早的古文献之一的《尚书·尧典》即提出了“和合”的理想模
式:“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后,儒
家、道家、佛家都采用这一观念,以概括各自的思想宗旨。一般说来,“和”指异质因素
的共处,“合”指异质因素的融会贯通。合起来看,和合论的基本精神,都是在处理事物
内部或外部的关系时,都必须保持和谐、“协和”。这种观念影响到教育,就是教育要
使人获得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我国的和谐教育思想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孔子。他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
圣人、君子或成人。而这种人应当获得多方面的和谐的发展,如对其低层次“成人”的培
养要求便是如此: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
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注:《论语·宪问》。)什么是“成人”?据
朱熹《四书集注·论语集注》云:“成人,犹言全人。”而所谓
“全人”,即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提出的教育所要培养的“完全之人物”,亦即今之所说
的全面发展的人。按孔子的意见,在知、情、勇、艺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人,便可称为
“成人”。正是从此种思想出发,孔子强调把知、仁、勇三者统一起来,以培养学习者
成为“成人”、“君子”乃至于“圣人”。而知、仁、勇“三达德”的统一,从教育上
讲,实质上就是智育(“知”)、德育(“仁”)、体育(“勇”)的统一;从心理学
上看,则是认识(“知”)、情感(“仁”)、意志(“勇”)的统一。这两种统一,便
为人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孔子以后,历代不少思想家、教育家都持和谐教育思想。如战国时期的荀子也提出
了培养“成人”的教育目的,并主张通过全(指人的知识、才智、品质等发展完全、全
面)、尽(指发展彻底、极度)、粹(指发展精粹、完美)之学去予以实现。西汉董仲舒
继承孔子仁智统一的思想,对仁智协调发展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论述。他认为,一个人没
有仁,只有智,就犹如“操利兵(好兵器)”,做出坏事业;同样,没有智,只有仁,也
会如“迷而乘良马”,达不到目的。(注:《春秋繁露·必仁且智》。)魏晋时期关于才
性关系问题的争论,乃是仁智关系问题的深化与具体化。“才”指智力、能力,“性”指
性情、品格。当时“才性之辩”存在着四种观点,即才性同、才性异、才性合、才性离。
三国魏人刘劭的《人物志》对此次讨论作了很好的总结。就其总的倾向看,他虽然主张
才性可离可合,但更强调才性的协调统一。这一基本看法构成了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后来
居上,明代王守仁在前人有关思想的基础上,则提出了颇为明确的和谐教育思想:故凡诱
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
之习礼者,非便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
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便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
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仪而
不苦其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注:《传习录中·训蒙大意
示教读刘伯颂等》。)
王守仁认为,对学习者来说,教育就要开“开其知觉”、“调理其性情”、“发其志
意”或“顺导其志意”、“导之以礼”,亦即要使受教育者的知、情、意、行得到协调统
一发展。不仅如此,还要“动荡其血脉”、“固束其筋骸”,亦即使心身也处于和谐发展
之中,最终“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他并且指出,这种使人获得和谐发展的主张,乃是
“先王立教之微意”,也就是我国自古以来兴教育人的根本目的。
进入近现代以后,我国又有一些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举起了和谐教育的旗帜,既
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即赋予了时代的色彩)。王国维的有关主张便富有典型意义。
他1906年在《论教育之宗旨》一文中写道: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
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
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疲)敝其身
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而精神之中又
分三部:知力、感情及意志是也。对此三者而有真美善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
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