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其他论文文档]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透析.pdfVIP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其他论文文档]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透析.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透析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论文摘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主要体现在精神厌食、自我意识的封闭

性、思想道德认识的不确定性和政治信仰的模糊性、务实性。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

内容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教学方法及手段单一、教育过程缺乏情感性、可信性。可以通

过重视思想动态预测与大学生的主体需要;推进课程改革,减少教育内容的重复性、盲目

性;增强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及教育过程的情感性、互动性;增加教育者的可信性等

措施,对其“逆反心理”的产生进行有效抑制。

近年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继2004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之后,2005年又相继出台了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的实施

方案》。这些文件的出台,一方面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

度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反思大学生思

想政治教育实践,一种现象不得不重视,那就是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它是实现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大障碍,如果对此认识不当,解决不力,则必然会削弱思想政治教

育的作用。

一、大学生“逆反心理”的表征

一般认为,“逆反心理”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出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

绪体验或行为倾向。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有人把它理解为偏激、攻击、独立意向、反

对权威、拒绝服从等。就目前来讲,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的精神厌食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会“食多生厌”,即使是再好的食物,人吃多了,也会产生厌倦的

情绪。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是一样,同一时期确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

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如果在内容上、形式上出现频繁重复的话,

在表面上看是在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学生的心理上会产生精神厌食,对社会主流

观点及主导倾向冷漠,甚至抗拒,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心理排斥,而去模仿和接受社会中

流行的时髦的表层文化思想和行为方式,这样很容易产生副作用。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封闭性

3.大学生思想道德认识的不确定性

一个人要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必须要经历从道德认知到道德行为的转化,其中道德情感、

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等心理因素在此过程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道德情感,它起

着催化、强化作用。然而在网络文化下,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大

学生的德育信息往往是多途径的、多渠道的,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出现多层次性、波动性、

不确定性,一些学生时而会激情满怀,信心十足,时而会情绪低落,萎靡不振,出现偏激

行为,逃避现实,对他人和集体采取对立情绪,对先进人物与事迹进行否定与曲解,对善

意的批评反感、抗拒。

4.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模糊性、务实性

二、大学生“逆反心理”探源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主动施教与受教育者能动受教的“双向互动”过程,是内在转化与

外部制约的统一过程。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也是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客观因素的影响

人的思想品德是精神形态和行为形态相统一的社会存在,是社会的产物。它不仅受到社会

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而且也受到社会精神生活因素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个人主义思想的蔓延,对马克思主义所奉行的集体主义

原则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大潮中,大学生们切身感受到金钱的巨大力量,部

分大学生把金钱的力量片面夸大,当成是一个人人格、尊严和价值的表现。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教学提倡高水平道德规范与社会低水平的道德行为的反差,自身道德认识的崇高与

实际行为实践的平庸的反差,使大学生的思想经常充满着矛盾,困惑与冲突。在人生价值

观、道德观及审美观上,表现出多视角、多样性,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出现反复性、

复杂性,从而增加了教育的难度。

另外,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国与国之间的疆界正在打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正在拆除,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仗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借助互联网、多媒体

等现代传媒,不断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特别是加强了对青年大学生思想的影响。这

种异质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维持社会向心力的凝聚因素,改变着人们的基本政治观念,

改变着公众对本国政治制度及政治领导的评判标准,对我们的民族精神构成了巨大冲击。

理论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不仅引起了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

文档评论(0)

135****0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