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急症刺灸法.pdf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急症刺灸法

我国古代医家在急症刺灸法方面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全面

地、系统地总结继承这份宝贵遗产,对发展现代急症刺灸法、提高救

治水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节着重介绍急症时针刺法、刺血法、火

针法和急症灸法的特点。

一,毫针刺法急症刺法,当以毫针刺法为主,它几乎适于各类急

症。古代应用毫针治疗急症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强调泻法。急症以针治者,多系实热邪盛,来势虽猛,正气

未衰,故重在祛邪,宜用泻法。如明代汪机《针灸问对》所言“于此

而知九针所主,多系外邪薄腠为病,因针施泻,深中病情”,就是这

一意思。杨继洲所主张的大补大泻,其实也重点在泻,谓:“有大补

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

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针灸大成》)。在具体运用上更

可看出,如对惊风一证,他即明确指出:“急惊泻,慢惊补”。在补

泻的适应证上,透天凉手法用“治风痰壅盛”等多为急重之症,而烧

山火手法则治“久患瘫痪、顽麻冷痹”之类的慢性痼疾。当然,强调

泻法并不等于不用补法。不过,在急症治疗中,补法常与泻法配合,

或泻中寓补,或补中寓泻。

其次要求“气至病所”。急症病急势猛。最需快速截断,针刺截

断之法,快莫过于运气直达病所,使上下相接,调逆乱之气,转急变

缓,恰如杨继洲所言:“使针力至病所,此乃运气之法,可治疼痛之

病”(《针灸大成》)。有关内容前已述,现将古人“气至病所”的

具体手法略述如下,供参考。

“气至病所”的手法,从时间程序上可分为针前准备和针后激发

两个阶段;在内容上每个阶段还包含着各种不同的手法。

1

针前准备

目的是为“气至病所”创造一个易于激发的条件。

(1)必先治神:进针前,要总医者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注意力集

中在病人和毫针上,应“神在秋毫,属意病者”(《灵枢·九针十二

原》),“必一其神,令志在针”(《灵枢·终始》)。病人则需心神

宁静,情绪稳定。总之,“必使患者精神已朝,而后方可入针”

(《针灸大成》)。强调治神的原因在于“神行则气行,神气之相随

也”(《古今图书集成》)。同时,由于病人清志安定,使得全身肌

肉松地,而“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灵枢·官

能》)。目前有用入静诱导法,诱发“气至病所”,即与此有关。

(2)循切弹按:入针之前,如对所选穴位,施以适当的循切弹按手

法,亦可促使“气至病所”《素问·离合真邪》要求:“必先扪而循之,

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难经·七十八难》更

具体地指出:“当刺之时,先以左手厌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

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

我们于临症中仅用循切两法。循法,系指在选取穴位的所属经脉

上“上下循之,故令气血舒缓,易得往来也”。切法,它和爪法大同

小异,前者“是用大指爪甲,左右于穴切之”,后者则“是用左手指

爪连甲,按定针穴”(《针灸大成》)。所以二者可视为一法。我们

操作的具体步骤是:先循经用拇指指腹适当按揉1~2遍,再以左手拇

指指甲对需针之穴位切压,直至出现酸麻胀等感觉沿经向所应气至部

位传导,再行进针。

2

针后激发

(1)针芒法:针刺达到一定深度,稍加捻转提插,获得气感后,将

针尖朝向病所,即如《针灸问对》所云:“得气,便卧到针,候气前

行,催运到于病所。”这里所说的得气感主要指医者手下之紧涩感而

言,如“待气沉紧,倒针朝病”(《金针赋》)和“待外沉紧气至,

转针头向病所”(《针灸大成》)。

针芒法,多用于向心或向上气至时,对控制针感传导方向及促进

“气至病所”有较好作用。

(2)提插捻转法:此法以针芒法为基础,是激发“气至病所”的主

要手法。其中,提插法,可催气运行,恰如汪机所说:“将针提按,

或进或退,使气随针到于病所”(《针灸问对》)。捻转法,则可控

制气至方向,导气入病所,“内捻针,使气下行至病所”,“外捻者,

令气向上而治病”(《针灸大成》)。

(3)热补凉泻法:“气至病所”之后,则需根据病情虚实不同,进

一步运用手法,使所至之气,或凉或热,以达到补虚泻实、温寒清热

的目的。其法可概括为以下二类:

1)提插法:即在上述提插捻转法基础上,突出进退手法,并对提

插之幅度、速度、方向及力量,按不同病情进一步加以调整。补法,

慢插紧提;泻法,紧插慢提。以热补为例:“以大指努力,针嘴朝向

病处

文档评论(0)

155****08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