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优质稻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pdf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优质稻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优质稻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1页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优质稻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

可行性

一、项目区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㈠农业基础条件差

1、灌溉方式落后、工程老化,水资源利用率低。**灌区发展

历史比较长,90%以上的灌区均修建于70年代以前,大多数干、

5060

支渠道修建于、年代,目前绝大部分输水渠道均为土渠,已

运行40多年。灌区曾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但

由于没有受到各个方面应有的重视,灌区目前的现状令人担忧。

目前渠道渗漏、淤积及杂草阻水使有效灌水断面缩小,输水能力

大为下降,渠系水实际利用系数不足48%O

2、农田水系混乱,田间工程不配套,费地费水。灌区隶属江

淮冲积平原,北部沿运及通北地区西高东低,区内经六七十年代

大力推行旱改水、泅改旱,农田基本建设虽有一定基础,但由于

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灌溉渠道布局混乱,不少地区土地平整条

田建设滞后,农田水系紊乱,渠系及建筑物配套标准低,导致农

田越级串灌、漫灌、大水淹灌现象严重,既浪费了耕地,也造成

水资源的浪费。同时,灌区工程配套不完善,70%的建筑物尚未配

80%

套,以上的灌区灌溉技术落后,灌溉水利用系数低。许多工程

设计标准偏低、不配套,支渠以下建筑物以洞代桥,支斗渠分水

无控制闸,田间无进水洞现象普遍存在。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优质稻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1页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优质稻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页

3、灌区工程原设计标准偏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灌区工程过去是按照先远后近、“先高后低、分区轮灌”模式设计,

农村责任制落实后,随着目前作物茬口集中、用水高峰期用水矛

盾很大,渠系末端和较高田块灌不上。农民抢水现象时有发生。

4、田间机耕路窄,不适应农机作业。由于项目区河沟纵横,

目前尚未形成贯通的道路,田间机耕路既窄又少,有的田块农民

要乘船劳动,给农机作业带来不便。

㈡农业增效缓慢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小,一家一户

难以实现规模生产、规模效益,长期以来项目区群众习惯于传统

生产模式,土地产出率低,通过农业综合开发,能有效组织农民

向低产低效开战,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实施无公害

商品粮基地建设。

㈢农业投入相对不足

近年来,由于农业主产区农业比较效益低,多数村、组集体

经济相对薄弱,对农业的投入极少,加之农民收入增涨缓慢。农

民自主投入能力差,农村劳力向二、三产业转向加快,务农劳力呈

现老龄化,素质较低。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区人少地多,土地集中连片,

发展的后劲足,通过项目实施改善生产条件,将大大提高综合生

产能力。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优质稻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2页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优质稻米)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3页

2、有利于无公害优质农产品生产。通过综合治理和基础设施

的建设,可以建成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并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生

产的要求,发展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面推进农村

小康建设。

3、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文档评论(0)

188****79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