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知识点考点讲义.docx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 知识点考点讲义.docx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67页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知识点考点讲义

中国古代史(远古—1840年)

1.先秦时期(远古—前221年):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

2.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前221年-1840年):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

1.晚晴(1840年-1912年)

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统治时期(1912年1月-3月)

3.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年-1928年)

4.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年-1949年)

中国现代史(1949年至今)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978年)

2.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中国古代史篇☆★☆★

第一部分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

中华文明的起源

1.发展历程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早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

时间

距今约1万年前,人类进入新时期时代

生产

①通过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

②使用木、骨、石器(打制)等生产工具

①原始农业、畜牧业产生并发展

②使用木、骨、石器(磨制)等生产工具

③大量使用陶器

生活

①不断迁徙,过着群居生活

②学会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逐渐走向定居,形成聚落(村落等)

社会

关系

原始群

母系氏族社会

①女性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②生产力水平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尚未产生贫富分化

父系氏族社会

①男性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②出现私有制和贫富分化,阶级分化日益明显

③形成较大部落或部落联盟,即将迈入阶级社会

门槛

代表性

遗址遗存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

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遗存

分布状况

满天星斗;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

数量更多,分布更广泛;黄河、长江流域更集中

时期

社会关系

代表性遗址

时间

地理位置

成就

新石器时代

早期

母系

氏族社会

仰韶文化

(仰韶、半坡、姜寨遗址)

约7000-5000年前

黄河中游

粟;

彩绘陶器

大汶口文化

黄河下游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水稻;

养蚕缫丝技术

新石器时代

晚期

父系

氏族社会

龙山文化

(龙山、陶寺遗址)

约5000年前

黄河中下游

黑陶

(“蛋壳陶”)

红山文化

(红山、牛梁河遗址)

辽河上游

玉器;

祭坛、神庙

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

2.特点

①多元一体,中原核心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各有不同的特征,呈现出多元性;以中原为核心的文明具有相对稳定性,是主干,对周边地区产生深刻影响,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区域,呈现出一体性)

②本土性/原生性③源远流长④地处大河冲积平原,农耕文明

二、原始农业的产生与发展(大约1万年前)

1.原因

①生产工具改进,生产力水平提高②气候变化的影响③人口压力,食物匮乏.

④采集狩猎时期的经验积累(在长期的采集和渔猎过程中,人类掌握了某些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学会选择、驯化野生动植物)

2.表现

(1)食物生产: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形成南稻北粟的农业生产格局。贾湖居民已经开始饲养猪,河姆渡的居民也饲养猪和狗。

(2)生产工具:使用木、骨、石器等生产工具

(3)耕作方式:刀耕火种。这种方式严重破坏环境,土地耕种一两年后,地力下降,只能另寻新地。

(4)经营方式和生产技术:粗放型集体劳作

3.意义

①人类逐渐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增加了比较稳定的食物供应,加速了人口的增长。

②促进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逐渐形成聚落。一部分人专门从事手工业,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因为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早期的科学技术得以产生,天文历法、数学等发展起来。

③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进而产生了贫富分化、阶级和国家。人类向文明社会过渡。

三、国家与文明的产生

1.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农业的产生与发展)

2.从部落到国家

(1)三皇五帝时代(传说时代):炎黄时期,华夏族→尧舜禹时期,“禅让制”

(研究远古传说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内涵,自有其学术价值。远古时代的传说,与我国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遗址遗存可以相互印证。)

(2)万邦时代: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甜文建筑以及各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sheng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