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清明文化中古代清明节有何习俗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
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
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以下是我为大家
整理的中国清明文化古代清明节有何习俗,欢迎阅读与收藏。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
扫墓节、扫坟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
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
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
宗的纽带,更重要的是认识先辈。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带动后
人。感悟人生的价值,去除先辈遗留的干枝枯叶,保留可借鉴的新芽,
弘扬正能量。
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
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
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
-1-
生死离别处。
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清明》
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
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
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
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游乐
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游乐的
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
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音:cùjū)。
牵钩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
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
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
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凡。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
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
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
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清人潘荣陛所著《帝京岁时纪胜》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
-2-
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
施放较胜。”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
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在古人那里,
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
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
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
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
踏青
清明之时,正是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乘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
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
其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
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
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
观赏春色。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
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
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
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
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
-3-
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
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
乞取新火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工程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参考模板】.docx
- 击穿电压测试操作规程.pptx
- 2020年自考《警察组织行为学》重点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2年应用现代化建设指南-中国信通院.docx
- 2025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题05 《红星照耀中国》真题练习(综合题)(学生版+解析版).docx
-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早期康复锻炼新进展PPT课件.pptx
- 2024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SB∕T 11184-2017 药品流通企业关键绩效指标体系(高清版).pdf
-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6》.doc
- 监控室值班巡查记录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