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答司马谏议书 教学课件.ppt

第15课 答司马谏议书 教学课件.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第八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语文第八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答司马谏议书01课前预习基础梳理02课堂探究读文品析03课后提升积累借鉴04课下练兵巩固运用[明确]1.某: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2.窃:我私下,谦辞3.每:往往,常常4.术:方法,这里指政治主张5.儒者:这里指读书人名实:名义和实际6.举:施行,推行7.辟:批驳难:排斥壬人:善以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8.固前知:本来事先就知道9.胥:相互10.特:仅仅11.膏泽:施恩泽,名词用作动词12.事事:做事。前一个“事”字是动词,后一个“事”字是名词13.守:墨守知:领教14.无由:没有缘由不任:不胜【资料助读】一、走近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庆历二年(1042)登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职。从熙宁三年(1070)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1076)辞去宰相,元祐元年(1086)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作品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文集》等。二、探寻背景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一封3300多字的长信,列举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王安石的回信。信中批驳了司马光的意见,表达了王安石坚持改革的决心。三、相关知识“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答李翊书》(韩愈)、《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的“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即“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明确]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或“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谤”)[明确]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或“名实相符是辨别是非的原则”)[明确](1)虽然想要(向您)硬啰唆几句,(但)终究一定是不能被您理解,所以(我)只是简单地给您写了封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了。(省略句、被动句)(2)又想到君实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宾语前置句)[明确](1)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争夺了百姓的财利、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指责。(省略句)(2)我却认为接受皇上的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把它交给主管官吏去执行,不算是侵官。(状语后置句)[明确](1)天下“怨谤”。(2)司马光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明确]皇上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力,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气势汹汹呢?[明确]坚持变法,义无反顾。集中体现他的这种态度的语句:“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课堂总结]——理清脉络[素材积累]——积土成山[文本挖掘]《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尊法反儒的战斗檄文,体现了王安石不因循守旧的反潮流的精神。王安石与司马光在对待和处理国家政事的问题上常常意见不合,这并非他们之间的个人恩怨,而是在这个重大问题上各自所持的政治主张有很多不同。可见,这实质上是北宋地主阶级内部要不要改变“祖宗之法”的大论争,是变法与反变法、尊法反儒与尊儒反法两条政治思想路线的斗争。[运用范例]从友人的不信任到最后的决裂,王安石与司马光昔日的友情已不复存在。也因为这样,王安石开始反击了。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为了新法免受非议,写下了《答司马谏议书》。这篇文章笔锋犀利,矛头直指司马光与他所代表的大学士传统派。为了国家,为了新法继续施行,王安石断绝了近三十年的友情,不惜一切代价。王安石所做的一切让我感慨;他的不畏强势,不思情谊,让我惊叹。今日再读王安石的这篇佳作,我也明白了他为新法付出了怎样的心血。之前,我读到过许多王安石与苏东坡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抗争,也相互嘲讽的诗与故事,总认为王安石与那么多人对立完全不自量力,但今天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王安石变法背后的心酸与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他的精神让我敬佩。[考点链接]

文档评论(0)

云一就是云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