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运用范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的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自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做了新的阐释的。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叹;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吾与点也”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的体现,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节选)[考点链接]——精准定位巧做文化常识题本课出现了一些很典型的文化常识,如“冠者”“童子”等,这种常识在文言文阅读题中经常考查。高考常考古代文化常识有以下10种类型:天文地理、历法乐律、典章制度、职官沿革、文化典籍、行政区划、宫室建筑、礼俗习俗、姓氏称谓、衣食住行。古代文化常识设题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逐年扩大考查范围,2014年初次设题,考查了常见的礼俗类的“南面”和典籍类的“《春秋》”等,到2019年考查“诏令”等文体知识,在原来考查的基础上扩大到典章制度类,类型涉及更全面。2022年文化常识题与文言实词放在一起考查,一些文化常识的考查与文言实词的考查也有相似之处。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备考中,除了掌握一定的解题技法外,更要以教材为基础,学会学以致用,同时注重课外积累。解题指津:第一步,依据积累直接判定。浏览四个选项,部分选项可依据平时积累直接判定,无须结合语境。第二步,回归原文慎推断。通过第一步,剩下的选项就比较难判断了,可结合选文上下文内容进行推断。请做:课下练兵巩固运用word部分:点击进入链接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第一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返回导航下一页上一页语文第一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第1课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01课前预习基础梳理02课堂探究读文品析03课后提升积累借鉴04课下练兵巩固运用二、通假字1.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_____________________2.莫春者________________“希”同“稀”,稀疏“莫”同“暮”[明确]1.古今异义词,古义是一两天,引申为年纪稍长,今义是一天2.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3.治等到4.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5.微笑6.怎么样7.或者8.等待9.诸侯共同朝见天子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礼服名词用作动词,戴着礼帽10.名词用作动词,弹奏通假字,同“稀”,稀疏11.放下起身、站起来12.才能,指为政的才能13.妨害14.通假字,同“暮”已经穿定15.名词用作动词,吹风16.赞成[明确]1.①连词,假如②连词,至于③连词,或者2.①介词,比②介词,在③介词,与④助词,表疑问3.①介词,因为②动词,做③连词,来④介词,用【资料助读】一、走近作者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先祖为宋国贵族。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年轻时贫贱,勤奋好学,多才多艺。后担任过鲁国司寇,代理相事。弃官后,在动乱的春秋时期,为实现自己辅国治邦安天下的抱负,带着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晚年致力于教育,设坛授学,广收门徒,相传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作品:整理《诗》《书》《春秋》等六经。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和思想,成为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二、探寻背景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有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于是就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时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值得借鉴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过历史的选择和淘汰,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核心。三、相关知识语录体——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重篇章结构,不重篇与篇之间、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称之为“语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