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到底是指谁?.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

PAGE

PAGE1

“他们”到底是指谁?

“他们”到底是指谁?

[]敬三

[内容]

鲁迅名文《藤野先生》里有“‘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一句。过去大概都认为“他们”是指在课堂上和鲁迅一起看“电影”的日本学生。“电影”画面里是日本兵在枪毙一个中国人,一些中国人在围观。日本学生看到此处便欢呼万岁。本刊第五期有程祖华老师《还“他们”以本来面目》一文,则认为“他们”是指“电影”里围观的那一群中国人,是他们在欢呼万岁。读罢,我却以为还是维持原议为好。

程文从“上下文的联系”“字里行间的提示”“组织材料的角度”“写作的思想背景”四个方面作了论证,就文论文,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如揆诸史实,却颇多不符。

其一,清末民初国人中是有一些喜欢看杀头、看枪毙的。但“万岁”一词在中国人中虽比较通用,却没有在刑场上齐呼“万岁”的传统或习惯。鲁迅至少在《药》和《阿Q正传》中都写到了类似场面,夏瑜被杀头,阿Q被枪毙,围观的人不少,却无人喊一声“万岁”。夏瑜和阿Q被处决,在当时一般人眼里恐怕还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围观者尚且不喊“万岁”,在日本兵枪毙中国人的时候,围观的中国人怎么倒会去喊“万岁”呢?

其二,电影的发明是19世纪末的事,早期都是无声的,到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有声电影。因此本世纪初,鲁迅是不可能从“电影”里听到喊“万岁”的声音的,即使是在日本。除非当场有人配音。

其三,鲁迅当年在课堂上看的其实并不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电影,他看的是幻灯片,自然也是无声的。关于此事,中、日两国的鲁迅研究专家学者已提供了大量史料,并得出了是“幻灯片”的结论。1981年版16卷本《鲁迅全集》第2卷收入的《藤野先生》文后也已注明。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又曾用“画片”一词,说是“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

其四,鲁迅原文:“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程文引作“每看一遍都有”,误。是谁每看一片(画片)都欢呼呢?只能是当时鲁迅的日本同学们。《呐喊·自序》里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我想这段话无需再作解释。“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彩”自然是指日本同学的“拍掌欢呼”了。

其五,在“电影”实为“幻灯片”中,“那些围着闲看枪毙中国人的中国人”的神情到底是怎样的呢?是在“拍掌欢呼”吗?《藤野先生》里没有具体交代,但可以肯定决不是在“拍掌欢呼”。《呐喊·自序》中说的是:“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被杀头的中国人和看杀头的中国人,体格虽都强壮,神情却都麻木,而周围的日本同学看到此处便拍掌欢呼“万岁”,鲁迅不就是为此才决定弃医从文,要提倡文艺运动以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的吗!

根据以上五条,我以为足够弄清“他们”的本来面目了。至于程文对鲁文本身的一些看法,也还值得商榷。从上下文联系看,鲁迅在谈到“看电影”事件的前面好几段都提到了他的日本同学,而且过渡句中又强调了“无怪他们疑惑”,因此后面提到“他们”仍指日本同学,并不牵强。从字里行间的提示看,“在讲堂里还有一个我”,这个“我”字,我以为鲁迅并不是要把自己划到画片上的围观者里面去,而是要把自己和周围的日本同学区分开来。虽是看同一画片,心情是大不相同的。从组织材料的角度看,鲁迅写到有关日本学生的两件事,其间的逻辑关系是很密切的,先写“漏题”事件日本学生的无礼,后写看“电影”时日本学生的欢呼“万岁”,是一脉相承互为补充的。两者都给了青年鲁迅以极大刺激,而后者尤甚。这是不能不把日本学生牵扯进来的。从写作的思想背景看,鲁迅写《药》写《阿Q正传》写《藤野先生》都涉及杀人和看杀人,虽写作思想的大背景略同,但角度是不一样的。《藤野先生》写在日本看中国人围观的日本人杀中国人的幻灯片,而又有日本学生一边看一边鼓掌喝采、欢呼“万岁”,此时此地的鲁迅,当会有更深的感受的吧!

文档评论(0)

荣辉书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荣辉书店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