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册 2_5 物质的转化(第4课时)教案3 (新版)浙教版1.pdfVIP

九年级科学上册 2_5 物质的转化(第4课时)教案3 (新版)浙教版1.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质转化(第4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中列举了许多趣味实验、生活现象、物质彩色图片来详细介绍自然界中发生的各物质

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了解、感受物质之间反应的奇妙,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探究问题的积极

性,使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各类物质的反应之间的相关规律及应用。

纯度问题第一次出现,通过计算使学生了解有关纯度的计算,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提高学

生的分析和计算能力。例题中的计算方法有多种,除用分步计算外,还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

算。

物质转化的规律包括两条纵线、四条横线、两条交叉斜线、两条折线。但教师在难度把握上应

注意,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重点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和“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

转化”这两类问题。课标要求学生能举例说出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之间的转化,举例说出非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酸之间的转化。虽然本节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但是不能要求过高。无机物间的相互

关系,只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典型的转化规律,不能要求学生写出所有变化的化学反应和知道

物质所有的支取方法,以免增加学习难度。

学情分析

从知识掌握程度来看,以物质分类为主线,研究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本节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除归纳某一类物质的共性外,还要探索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问题。从

学习能力来看,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自学能力,但对所提供的信息还不能进行科学和

系统地归纳和总结,且自主学习能力较欠缺。但好奇心强,若是能给予一定的引导,就能在一定程

度上激发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心理特点来看,九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

的接受能力较快,但课堂发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弱,新型的自主式、互动式、探究性课堂教学

方法有待推广。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体验生活中的物质转化

2.认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几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3.概述不同类别物质的鉴别和设计物质制备的可能方法。

二、过程方法

1.通过观察溶洞图片和鸡蛋浮沉实验,发展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归纳的能力。

1

2.利用物质转化规律归纳制取物质的途径。

3.在探究非金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过程中,发展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课内探究,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活动的兴趣。

2.通过学习,了解自然界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3.通过课内探究,进一步提高对实践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几类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规律。

难点:寻找物质转化的规律,运用物质转化规律指导物质制取的可能途径。

实验器材

烧杯、鸡蛋、盐酸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设计意图

一、新课引入

情景1:观看PPT图片,思考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学生观看图片,思考,产生解决问题

教师提问:钟乳石、石笋、石柱是怎样形成的?的冲动。

(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

二、新课教学

三、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自然界中的物质也在不断的发生互相之间的转化,如石灰岩地区溶洞的形成

过程。

溶洞的形成原因: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

碳酸钙(CaCO),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

3

[Ca(HCO)],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斯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产生“问

32

拉夫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题”,在实际情景中产生学习动力。

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即

情景2:于谦的“石灰吟”。

文档评论(0)

177****949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