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考教衔接古代诗歌鉴赏专题讲义
目录TOC\o1-3\h\u
考:高考真题典型试题分析 1
教:必修教材学习目标分析 2
衔:试题对课标的多样呈现 3
接:问题解决背景中读与写 4
专题:典型试题优选精练 5
高考真题典型试题分析
一、高频考点分析
近年来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目的考察趋势明显倾向于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赏析,特别是对诗人情感、写作背景以及表达技巧的深入探讨。通过对2021年至2024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目的梳理,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高频考点:
1.表达技巧:如对比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是考察的重点之一。例如,在刘克庄的《宿千岁庵听泉》中,诗人运用对比手法描写泉声的美妙多变,通过“骤闻”与“久听”、“怒声”与“细点”的对比,展现了泉水声的丰富变化,从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与陶醉之情。
2.诗人情感:诗词往往寄寓了诗人的情感态度,如陆游在《破阵子》中表达了其对尘世浮名的看淡,以及追求闲适自在生活的愿望。此类题目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把握诗人的情感倾向,并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3.文化意象:文化意象是理解古诗词不可或缺的一环。如在《画眉鸟》中,画眉鸟象征着自由与束缚,诗人通过对比笼中鸟与林间鸟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此外,《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中的“人日”意象,则体现了诗人对于人伦道德和社会和谐的重视。
4.历史背景与作者流派: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作者所属流派有助于更深层次地理解诗词。例如,辛弃疾《鹊桥仙·赠鹭鸶》中的口语化表达方式,体现了宋代词人尝试以更加贴近百姓的语言进行创作的趋势。
二、高频年代与作者流派
在历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中,宋代诗词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与宋代文化繁荣、诗词创作活跃的历史背景紧密相关。其中,苏轼、陆游、辛弃疾等名家的作品更是频繁出现,成为考查热点。这些作者不仅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著称,同时也代表了宋代诗词发展的不同阶段与特点。
三、诗词中的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是古诗词中常见的表达手段,通过特定的物象传达特定的文化含义或情感色彩。例如,鸥鸟、松柏、菊花等常常被赋予特定的文化意义,成为诗人寄托情感的载体。在《白下驿饯唐少府》中,“长安在日边”的意象,则借用“日近长安远”的典故,寓意友人前往京城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通过对上述典型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考古诗词鉴赏题目的设计不仅注重对诗词本身的理解与赏析,更强调通过诗词了解历史文化背景、感悟诗人情感世界的重要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除了要熟悉常见诗词的背景知识外,还应该加强对表达技巧和文化意象的学习,培养深入解读诗词的能力。
必修教材学习目标分析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涵盖了丰富的文学作品,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各单元的学习目标各有侧重:
1.文学鉴赏能力:教材选取了众多经典文学作品,如《短歌行》《归园田居》《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而且引导学生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深入理解作品,体会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思想情感。
2.文化传承意识:通过学习诸如《芣苢》《插秧歌》等描绘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诗篇,教材让学生感受到了劳动之美,以及劳动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作品,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审美能力与情感体验:《声声慢》《静女》等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鼓励学生体验作品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试题对课标的多样呈现
1.主题与情感:高考真题中经常出现的对诗人情感、思想内涵的考察,《声声慢》中李清照的哀愁情绪,正是教材中强调的通过了解诗人背景来理解作品情感的重要方法的应用。
2.艺术手法:教材中详细讲解了各类诗词的艺术手法,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浪漫主义手法,这与高考真题中要求分析诗歌艺术特色的题目不谋而合。
3.文化意象:高考真题中也常见对诗词中文化意象的考查,教材还提供了大量写作指导,包括文学短评的写作技巧,这直接对应了高考中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写一篇短评的题型。
以下是两个例子:
《宿千岁庵听泉》
在这首诗中,诗人刘克庄运用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例如,诗中描述了泉水的声音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感受:乍听时,仿佛一条溪水从门前流过;而久听之后,则感觉水声逐渐弥漫开来,甚至让人感觉房屋像是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船。此外,诗中还将泉流时而如怒涛般的壮阔之声与滴落时清脆圆润之声进行对比,展现了泉水声的多样性和变化,增强了读者对泉水声的感知与想象。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
陈师道在此诗中展示了曾巩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诗中曾巩一方面向往远离世俗喧嚣的隐居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北省十堰市2025届高三零诊“清”作文导写(真题呈现+审题立意+素材积累+写作示例+高分范文).docx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
-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
-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区八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
-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docx
-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