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试卷-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含答案).pdfVIP

高中试卷-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含答案).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解析版)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

一、单选题

1.秦汉时期,简册书写不便,更因形体繁重,运输保管不易,户籍只能在乡制作,最

高仅呈报至县。魏晋之际,纸张代替简册后,户籍上移至县廷制作,造好的户籍需要上

报郡、州,直至中央政府。这反映()

A.书写载体变化促进赋税改革B.书写载体与户籍制度相伴相生

C.书写载体变化推动人口流动D.技术进步有利于加强基层治理

【答案】D

【详解】材料“户籍只能在乡制作,副本仅皇报至县”到“造好的户籍需要上报郡、州,

直至中央户部”反映的是中国对地方户籍管理的加强,体现的是因造纸术的发明而使户

籍管理更加有效,加强了基层治理,D项正确;造纸术的进步使书写载体发生革命性变

化,但与赋税改革无关,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不能体现相伴而生,排除B项;

书写载体变化与推动人口流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2.东晋政府为了照顾侨户“流寓江左,庶有旋反之期”的心理,没有把西晋永嘉之乱后

出现在南方的侨户编入当地土著户籍,“不以黄籍籍之,而以白籍,谓以白纸为籍,以

别于江左旧来土著也”。这一状况()

A.说明户籍体制的混乱B.导致中央权力的削弱

C.带来赋役制度的瓦解D.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没有把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在南方的侨户编入当地土著户籍”可知,

中央政府为了安抚侨户放松了对他们的户籍管理,而户籍是中央管理地方的重要依据,

因此此举会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从而削弱中央集权,B项正确;材料只是表明

政府对侨户的户籍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政策,并不能对整个户籍制度产生影响,因此不能

说户籍体制的混乱,排除A项;赋役制度瓦解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历史发展趋势

是经济重心南移,北民南迁,这种户籍制度没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排除D项。故

选B项。

3.古代户籍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以下①②③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A.编户齐民、大索貌阅、黄册B.编户齐民、大索貌阅、主户客户

C.大索貌阅、编户齐民、主户客户D.大索貌阅、编户齐民、户贴制度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古代户籍制度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可知,在中国古代不同的朝代

推行不同的户籍制度,汉朝时期推行编户齐民的政策,隋朝时期推行大索貌阅制度,宋

朝推行主客户制度,B项正确;明代推行黄册制度,排除A项;C项中大索貌阅和编户

齐民顺序颠倒,排除C项;户贴制度是宋朝发给民户的纳税通知书,非户籍制度,排除

D项。故选B项。

4.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秦汉王朝受其影响,农村不许

同姓聚居,农村都是杂姓村。“乡”“里”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户口数量,并随着户口的增减

而不断进行调整。秦汉王朝的上述举措()

A.促进了中国小农经济的形成B.有利于削弱地方的强宗大族

C.目的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D.推动了血缘宗法社会的瓦解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秦汉王朝受其影

响,农村不许同姓聚居,农村都是杂姓村。”可知,秦汉王朝受“分异令”影响,“农村杂”

居,以及“乡”“里”的划分原则和依据主要是户口数量,并随着户口的增减而不断进行调

整等信息得出,这些措施淡化了血缘关系的纽带,有利于削弱地方强宗大族的势力,B

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伴随铁犁牛耕的出现,小农经济已经形成,排除A项;题干

中的措施与增加政府收入无关,排除C项;“乡”“里”的划分原则的变化并没有使得乡村

血缘宗法社会瓦解,相反,中国乡村的血缘宗法社会长期存在,排除D项。故选B项。

5.宋代的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如义庄、义田、义塾等。他们通过

此类义举,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

遇困难时加以救济。对材料信息认识正确的是()

A.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的权力纷争

文档评论(0)

晓敏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