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石中英《教育哲学》的哲学基础.pdfVIP

试论石中英《教育哲学》的哲学基础.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石中英《教育哲学》的哲学基础

第一篇:试论石中英《教育哲学》的哲学基础

试论石中英《教育哲学》的哲学基础

09哲学周云

摘要:本文旨在于探讨石中英《教育哲学》的哲学基础,鉴于哲

学基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将从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两个大方向来

研究此书的哲学立足点,在这之后我摘取了我认为贯穿于整本书或是

书中主要提到的两个概念来具体阐述此书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存在主义、人本主义、“主体间性”、回归生活

哲学基础可以从世界观、方法论、哲学观点等方面进行讨论,对

于一本书的哲学基础来说,它不可能是单一的、独立的,而应该是多

元化的。

现代哲学研究的问题这样在与教育的一般规律,教育的概括和总

结,教育的方法论基础,但是这写教育哲学问题都太过于陈旧,已经

遭到了许多批判,因此石中英教授放弃运用现代哲学的方法来研究教

育,而采用了后现代哲学的方法来研究教育,这也是当今国际上的大

形势。

一、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世界观。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成为与科学主义并列的一大思潮,发

源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它的开创性流派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创立的

唯意志主义哲学。人本主义思潮各个流派的共同特点是强调哲学必须

以人为其主要研究对象,强调哲学的任务是对人的生存、人的发展、人

性的解放等等人的问题以合理的说明。在他们看来,哲学即是“人”学。

而存在主义正是人本主义一个重要的流派。

存在主义哲学与传统哲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它注重人的存在,注

重现实人生,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存在主义认为,唯一真实的、

根本的存在是人的存在,是人的主观意识的存在,它的哲学研究的目

的就在于探求人的存在根源和分析人的存在状况、强调人的自我选择

与道德责任、恢复人的自我与本性。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的生

存问题,哲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人的“存在”,而不是“本质”,“存

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的主要命题,并认为真正的知识是通过人的

直觉而得到的,真理不是由人们发现,而是个人选择的产物。存在主

义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德国的雅斯贝尔斯和海德格尔、法国的萨特以及

奥地利的布贝尔。存在主义教

育目的观极力主张个人价值,弘扬个性,重视主体自由。这种教

育观的出发点、着眼点以及深层依据,就是人的自我生成及人的自我

实现。这与萨特的“自我创造”、海德格尔的“自我设计”及雅斯贝

尔斯的“自我超越”哲学主张不无联系。

在书中,石中英教授就明确指出“从‘认识的哲学’到‘存在的

哲学’①”,关注存在成为世界哲学的共识。在书的第三章特别讲述

了人生与教育的问题,其中也专门讲到人的存在与教育,在这里石中

英教授肯定了存在是一切价值的基础、依据和目标,存在先于生活。

而人作为人的存在,更需要关注人本身。教育是以人为本的话那么教

育会面临存在这个课题,在书中石中英教授提到教育需要面对的关于

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现代的教育归根到底是“生存的教育”而不是

“存在的教育”;二是教育儿童或是其他人,不仅是要帮助他们提高

生存能力,更加提高存在的智慧;三是教师需要重构自我意识,树立

“作为人类的教师”的新意识;四是重构师生关系,师生要把对方作

为存在意义上的“人”来看;五是要引导青少年用积极严肃的态度来

看待人的存在问题;六是存在的问题作为内在于人生的问题要与青少

年本身的经验结合②。

继存在主义哲学流派之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人本主

义教育思想流派,其传统可以追溯到卢梭的自然主义及杜威“以儿童

为中心”的进步主义教育主张。人本主义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

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教育流派认为人具有高于动物的潜能,人的

最高心理需要是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因而,人本主义教育

思想着重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发挥个人的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培

养有个性的人。

二、“主体间性”和回归生活概念的重要运用。

“主体间性”最先由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中提出,现已成

为后现代哲学的主要形态。它“主要与纯粹主体性的东西相对照,它

意味着某种源自不同心灵之共同特征而非对象自身本质的客观性。心

灵的共同性和共享性隐含着不同心灵或主体之间的互动作用和传播沟

通,这便是它们的主体间性③。”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深化了人们关于

教育本质和教育过程的认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认为,现代教育是主

体间性教育,主体间性即师生间的交互关系是现代教育的本质所在;

现代教育过程是一种主体间性活动过程,师生

文档评论(0)

155****62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