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中医脾胃学说,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pdfVIP

叶天士中医脾胃学说,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叶天士中医脾胃学说,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精华部分之一,它的形成是历代医家

不断努力,经过临床实践进行总结升华的结果。从《内经》中提出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的基本脾胃理论,至仲景

《伤寒论》形成其雏形,再到李东垣《脾胃论》形成较完整的体系,

直至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的补充发挥,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脾胃学说理

论体系。它不断地发展完善,一直指导着临床。同时,也在临床中得

到验证,证明了其科学性。这期间叶天士以其对前人脾胃观点继承的

全面性和对胃阴学说的创新阐发,使中医脾胃学说发展成为一个完整

的理论体系,叶氏对中医脾胃理论的贡献值得我们后人进一步挖掘和

整理,以期有效地指导临床。

叶天士对脾胃理论的贡献

纵观《临证指南医案》中对内伤杂病的辨治,叶氏对《脾胃论》

推崇备至,提出“脾胃为病,最详东垣”“内伤必取法乎东垣”。对

脾阳不足之证,他继承了东垣补脾升阳之法,善用东垣补中益气汤、

升阳益胃汤加减化裁,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了通补胃阳说。叶氏鉴于

东垣详于治脾、略于治胃,重在温补、养阴不足,根据自己丰富的临

床经验,提出了脾胃分治、胃分阴阳的观点,创立了胃阴辨证论治理

论,从而完善和丰富了中医脾胃理论。

提出脾胃异治

叶氏认为,脾与胃虽同属中土,但其功能有别,喜恶不同,故提

出了“胃喜润恶燥”的观点。他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

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不仅指出了脾与胃的

不同特性,弥补了东垣温补脾阳学说之不足,而且为创制养胃阴一法

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认为东垣升降之法,常用四君、异功、补中益气

汤等是针对脾气虚所设,对胃腑而言,提出“腑宜通即是补,甘濡润,

胃气下行,则有效验”。如《医案·脾胃》陈案曰:“知饥少纳,胃

阴伤也。宜麦冬、川石斛、桑叶、茯苓神、蔗浆以养胃阴。”强调治

胃不可采用温燥治脾之法。因此,叶氏指出脾胃应该异治。

创立胃阴学说

叶氏在临床中发现口干口苦、纳运不良、津枯肠燥、大便干结,

尤其是饥不纳食、胃中灼热、时有烧灼感、干呕呃逆、渴欲饮冷及形

体消瘦等症状实为胃阴损伤所致。因胃阴受伤,津液不能上承则口干

口苦,津液不能下行则大便干结;胃阴不足,功能失常,则不饥或饥

不欲食;胃气上逆则干呕呃逆。对此,叶氏反对概用升补脾阳之法,

倡导保护胃阴,运用甘平或甘凉濡润之品以濡养胃阴。《医案·脾胃》

华案曰:“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

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

矣。”以张仲景的麦门冬汤之意化裁用药,常用麦冬、沙参、石斛、

蔗汁等甘平、甘凉濡润之品濡养胃阴。叶氏所创胃阴虚的理论和治法,

弥补了东垣脾胃理论之不足。

重视胃阳之论

叶天士在继承李东垣重视脾阳观点的同时,也突出胃阳在人体中

的重要性。他在东垣升发脾气的理论基础上又有所发挥,提出“食谷

不化,胃火衰也”“阳腑之阳非通不阖,胃中阳伤,法当温阳”“用

刚远柔,通补胃阳”。认为胃阳在消化食物、开合纳谷、镇逆降气等

方面起重要作用。如《医案·呕吐》所载属胃阳虚或与胃阳虚相关的病

案有20个,常用附子、干姜、吴茱萸、半夏、益智仁、茯苓、人参

等辛温通阳,使胃中阳气升而浊阴降,行使纳谷化食之功效。

提倡胃以喜为补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喜凉喜润。叶氏在诊疗时注意保护胃气,

常用甘平清香轻灵、甘润有情之品来恢复病家的胃气。他在创立甘凉

濡润胃阴大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胃以喜为补”的观点。叶氏根据胃

气强弱,胃之阴阳盛衰,常采用益胃、化阴、醒胃、养胃之法扶助胃

气。如用扁豆、薏苡仁、山药、茯苓等药甘平益胃;用乌梅、五味子、

木瓜、白芍、生甘草等药酸甘化阴;用鲜佩兰、荷叶、香豉、生麦芽

等药芳香醒脾开胃;用人乳、牛乳、蜂蜜、猪骨髓等甘润爽口之饮食

调养以及调神静养法养胃调胃。

下一期:叶天士脾胃论的探讨,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

为健,胃宜降为和

百度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中医智库”,即可体验“中医智库”,获取更多中医

知识、养生食疗方、名家医案。安卓用户独享——双11超低价抄底

VIP,限时抢购,不容错过。

文档评论(0)

173****184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