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市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题选含答案解析.docx

2024年上海市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题选含答案解析.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女子必自择丝麻,良工必自择完材,贤君必自择左右。劳于取人,佚于治事,君子欲誉,则必谨其左右。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六马之乖离,必于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必于君上之失政。爱之则存,恶之则亡,长民者必明此之要。故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而能供,有本而能图末,修事而能建业久,居而不滞,情近而畅乎远,察一物而贯乎多,治一物而万物不能乱者,以身本者也。

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而达诸民之情。君子莅民,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若责民所不为,强民所不能,则民疾;疾则僻矣。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民有小过,必求其善,以赦其过;民有大罪,必原其故,以仁辅化。如有死罪,其使之生,则善也。

政不和,则民不从其教矣;不从教,则民不习;不习,则不可得而使也。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莫善乎先虚其内;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莫善乎以道御之。故自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者矣;内外不相应,则无可以取信于庶民者矣。

(节选自《孔子家语·入官》)

文本二: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节选自《孟子》)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佚于治事?????佚:通“逸”,安逸,轻松

B.?六马之乖离????乖:违背,分散

C.?疾则僻矣?????????疾:生病

D.?必原其故????????原:追溯本原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万民之叛道?????必知乱之所自起

B.?若责民所不为?????爱人若爱其身

C.?莫善乎以道御之?????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D.?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此天子气也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麻,丝指蚕丝,是绸缎的原料;麻指麻类植物的茎皮纤维,可制绳索、织布。

B.?左右,左边和右边,意思是“身旁,身边”,代指在身边侍候的人,有时指近臣。

C.?百姓,这个词语有“庶民,平民”和“百官”等义项,在文中的意思是第二个。

D.?孟子,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上者,譬如缘木焉,务高而畏下兹甚”,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出在上位的人,地位越高就越担心有灾患,这就为后文不要失政的论述提供了依据。

B.?“水至清即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在提醒君子进行统治的时候千万不要苛刻,而要本着宽容、与人为善的原则处理事务,这两句颇有哲理意义,已成名句。

C.?虚心听取他人意见、无论天下的大事小事都要率先去做、用正确道理进行教化、忠诚而有信义,都是在上位者应该做到的,这样才会有良好的政局。

D.?文本一主张“君子莅民”“以仁辅化”,这与文本二所说的“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意思基本相同,都主张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答案】

4.C????5.D????6.C????7.C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的能力。

?C.“疾”应为憎恨之意。句意:有了憎恨,就会产生邪僻的行为。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句意:百姓背叛正道。/必定会知道混乱所起的根源。

B.“若”:如果;/像。句意:如果要求民众做他们不愿做的事。/爱别人就像爱自己。

C.“以”:介词,用;/介词,把。句意:最好的办法是用正确的道理来管理他们。/人人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

D.“也”: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句意:有一颗同情之心,是仁爱和正义之人的最高境界。/这是天子的云气。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在文中的意思是第二个”错误,原句“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者矣”意思:就不可能取得百姓的亲近和信任,故应是第一个“百姓”之意。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无论天下的大事小事都要率先去做”错误。原文所说的“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以身先之”,意思是要想政治措施迅速推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0****97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十年深耕,专业只为中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