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科】发酵史:茶叶的工艺发展史。.pdfVIP

【茶百科】发酵史:茶叶的工艺发展史。.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百科】发酵史:茶叶的工艺发展史。

展开全文

如果问中国六大茶类是怎么划分的,可能大家首先会想到它们的

色系: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黑茶、普洱茶。颜

色只是表象,它们从何而来,这就与一个词有关——“发酵”。

红茶的发酵

-茶叶发酵是什么?前、后发酵又是怎么回事?-

茶叶的发酵和综合制作工艺造成了六大茶类的划分,一般来说分

为前发酵和后发酵。

前发酵:即茶叶制作成干毛茶前的发酵,主要由温度、湿度、茶

叶内部含水量决定的。前发酵的本质是茶叶内部氨基酸、氧化酶与氧

气的一系列酶促作用,简单说就是“氧化作用”。(茶叶细胞壁破损

可以有效促进氧化作用,这也是“揉捻”工艺的原理——加速发酵。

白茶不揉捻,亦是为了在干燥过程中尽量减少发酵进程,让茶叶保

鲜。)

茶叶通过揉捻,细胞壁破裂,更有利于后期发酵产生

后发酵:是茶叶在制成干茶后的发酵,包括茶叶内部的有氧和无

氧作用,以及微生物参与产生的综合变化,黑茶、普洱茶属于后发酵

茶。后发酵的本质与参与物质前发酵截然不同。

-发酵工艺何时出现?-

中国茶类成熟加工工艺出现的顺序大致为:绿(唐朝时期)→黄

(公元1570年前后)→黑(16世纪末期)→红(15-16世纪间)→

白(公元1796年)→青(公元1851-1861年),普洱茶则最早见于

明朝谢肇淛所撰《滇略》(公元1621年左右)一书。

(也有学者认为,中国茶叶生产历史上最早的茶叶不是绿茶而是

白茶。其理由是:中国先民最初发现茶叶的药用价值后,为了保存起

来备用,必须把鲜嫩的茶芽叶晒干或焙干,这就是中国茶叶史上“白

茶”的诞生。)

唐人茶生活风貌

从这个时间历程上来看,中国早期制作茶叶的工艺中(绿茶和黄

茶阶段),还没有发酵工艺,至16世纪末出现类似渥堆的步骤,发酵

茶开始出现,黑茶由此创制。此后的炒青绿茶制做历程中,制茶者发

现揉捻可以使叶色变红更快,于是逐渐认识了变色的规律,后在揉捻

结束堆放片刻,使其发红更明显,质的变化更大,深度发酵的工艺出

现,红茶诞生。

在发酵工艺出现后,仍然有不发酵和轻发酵茶类被制出,如白茶

和青茶。普洱茶正式出现之初为生茶,依然属于轻发酵茶,而它在毛

料紧压后,自身可以进行后发酵转化。至1975年,渥堆发酵技术在昆

明茶厂正式试制成功,普洱熟茶诞生。

-发酵对茶叶的影响-

茶叶在发酵过程中,茶多酚的氧化是主要变化,它会使蛋白质、

多糖等物质发生水解,并形成一些香气成分,对茶叶的风味品质形成

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茶叶的发酵度主要体现在颜色、香气和滋味上。

各茶类比较

-发酵给茶叶带来的变化-

1、颜色的转变:浅黄绿——深褐红

茶叶发酵过程中,无色的茶多酚在氧化酶和氧气的作用下和在一

定的温湿度环境中,被氧化为红色物质,这些红色的物质被统称为茶

色素。未经发酵的茶叶是绿色的,发酵后茶叶与汤色就会呈现红色,

且发酵度越高颜色越红。所以看干茶、茶汤和叶底的颜色偏绿还是偏

红,就可以大致了解该茶发酵的程度。

2、香气的转变:青香——陈香

未经发酵的茶,呈现青香型;轻度发酵后(20%—30%左右)就

会呈现花果清香;发酵度达到60%左右,会呈现成熟果香型;如果全

发酵制作则会呈现焦糖香;后发酵茶达到一定发酵度,会呈现药香、

陈香。

3、滋味的转变:苦涩味降低,温润度、甜度提升

发酵度越低的茶,越接近自然植物的风味;提高茶叶发酵度,虽

然会使茶叶失去更多自然植物的原味,但茶多酚氧化后苦涩感降低,

茶汤会变得更加醇和,茶叶的刺激性也会降低,而多糖和蛋白质的水

解使得小分子甜味糖和氨基酸的含量增加,提高茶汤的甜度。

-各茶类的发酵程度-

七大茶类的划分以发酵度来看:绿茶为不发酵茶,白茶、黄茶为

轻发酵茶,青茶(乌龙茶)为半发酵茶,黑茶、普洱茶为后发酵茶,

红茶为全发酵茶。其中,普洱生茶新茶时发酵度很低,鲜爽度高,而

新熟茶、晒红茶发酵度一般为六至七成,制成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后发酵持续进行。因此,熟茶、晒红等茶品采用略低发酵度,茶品具

备了更强的可塑性,后期转化潜力更大。

由此可见,“发酵”在茶叶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单按

茶树品种和地域品类来划分,还不能准确的辨识,而从“发酵”入手,

文档评论(0)

180****04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