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痉挛疾病介绍.docx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疾病名:扭转痉挛

英文名:torsionspasm缩写:TS

别名:特发性扭转痉挛;扭转性肌张力障碍;原发性肌张力障碍;torsiondystonia;idiopathictorsionspasm;primarydystonia;ITS

疾病代码:ICD:G24.8

概述:扭转痉挛(torsionspasm)又称特发性扭转痉挛(idiopathictorsionspasm,ITS)、扭转性肌张力障碍(torsiondystonia)、原发性肌张力障碍(primarydystonia),临床以肌张力障碍及四肢、躯干以至全身剧烈不随意扭转为特征。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发性多见。

扭转痉挛是全身性肌张力障碍中的一种临床表现类型,也是原发性肌张力障碍中最有特征性的表现。以年轻人发病多见,病初只表现局限性的肌张力障碍症状,以后波及全身,造成扭转痉挛。可有阳性家族史,尤其在Ashkenazic犹太人中。

大部分ITS家系呈常染色体显性(AD)遗传,少部分为常染色体隐性(AR)及X连锁隐性(XR)遗传,多见于7~15岁儿童或少年。部分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者是9号染色体长臂(9q34)DYT1基因突变所致。由于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造成的扭转痉挛,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14q。

流行病学:尚未查到相关的发病率统计学资料。各年龄均可发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在儿童期起病,在第一代遗传家族的亲属中,疾病的危险性约有20%。成年期起病(成年期肌张力障碍)多为散发。

病因:特发性扭转痉挛病因不明,多为散发,少数有家族遗传史。有许多研究表明,约85%的扭转痉挛患者存在较低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少部分人有新的突变。在一般人中是否存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性连锁遗传类型尚不能肯定。在第一代遗传家族的亲属中,疾病的危险性约有20%。

症状性扭转痉挛见于累及基底核的各种疾病,如感染(脑炎后),变性(肝豆状核变性,Hallervorden-Spatz病),中毒(特别是CO及左旋多巴,酚噻嗪或丁酰苯类过量),代谢障碍(基底核钙化,大脑类脂质沉积),外伤和肿瘤等。Yatziv报道一个意大利家族中3个同胞兄弟,隐匿起病,表现构音障碍,颈部、脊柱及

2

四肢末端扭转痉挛,实验室检查尿、白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芳基硫脂酶-A含量明显减少,证实为异染性白质营养不良症(metachromaticleukodystrophy,MLD),是症状性扭转痉挛的罕见病因。

发病机制:Eldridge等(1970)发现两种遗传类型。一种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另一种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Zeman等(1978)报道偶尔也有配子细胞突变引起者。

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已发现9个位点基因突变可导致ITS,目前国际最常用的遗传学分类见表1。

继发性扭转痉挛的临床表现酷似原发性,故推想原发性扭转痉挛也是基底核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可能是调节肌张力的反馈机制紊乱,出现临床上奇怪的不自主姿势、体位和动作,甚至有自发性的肌肉痉挛。

原发性肌张力障碍的病理改变一直没有肯定的结论。遗传型患者脑组织光镜检查未发现纹状体及苍白球有明显异常,显性遗传型患者血浆内多巴胺-β-羟化酶及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多,意义不明。

症状性扭转痉挛的基底核病变视病因不同而病理各异。在有特异性病理形态变化的继发性(症状性)扭转痉挛,大多伴有上脑干附近与运动有关的中枢神经损

3

害。从继发性(症状性)扭转痉挛的肯定病理改变来看,肌张力障碍的病变主要在新纹状体、苍白球、丘脑和(或)它们的联络纤维。已发现非特异性的病理改变包括壳核、丘脑及尾核的小神经元变性消失,基底核的脂质及脂色素增多。

临床表现:

1.各年龄均可发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常在儿童期起病(儿童期肌张力障碍),多有家族史。散发病例及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起病年龄较迟,外显率多不完全。成年期起病(成年期肌张力障碍)多为散发,常可找到继发病因,约20%的患者最终发展为全身性肌张力障碍。

2.典型症状常从一侧或两侧下肢开始,足呈内翻跖曲(图1),行走时足跟不能着地,随后躯干及四肢发生不自主扭转运动和姿势异常,以躯干为轴扭转或螺旋样运动最具特征性(图2),动作多变无规律,自主运动或精神紧张时扭转痉挛加重,睡眠时消失。颈肌受累出现痉挛性斜颈,面肌受累出现不自主挤眉弄眼、眼睑痉挛、张口闭口、牵嘴歪舌、舌伸扭动等怪异表情(口下颌肌张力障碍)。常引起屈腕、指伸直、手臂过度前旋,腿伸直、足内翻,脊柱前凸、侧凸及骨盆倾斜。扭转运动时肌张力增高,扭转停止后转为正常或减低,故有扭转性肌张力障碍之称,所谓“变形性肌张力障碍”也

文档评论(0)

医疗护理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级卫生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医疗护理文档创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中级卫生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