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刘禹锡阅读题及答案.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浪淘沙刘禹锡阅读题及答案

浪淘沙刘禹锡阅读题及答案

导语:刘禹锡(公元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唐代

中叶的哲学家和诗人。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浪淘沙刘禹锡阅读题

及答案。欢迎阅读!

浪淘沙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1.诗的开头两句中“吼”字和“触”字用的好,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参考答案】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

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第二句写潮势达到

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湍急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着两岸

的山崖。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

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

2.【参考答案】对比、衬托,动静结合。由开头的动态描写转入

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

形态展示出它的气概——波涛卷起的沙堆似座座雪堆。以潮去后留下

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意

对即可)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浪淘沙刘禹锡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主要考查你对古诗词阅读等考

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

后再看。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注释:

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形制又变。作品描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

②须臾:指极短的时间。

③海门:江海汇合之处。

译文

八月十八的钱塘江海潮浪涛声如万马奔腾,吼地而来,数丈高的

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击回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似乎在

片刻之间,潮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但它所卷起的座座沙

堆却留了下来,在阳光照耀下像雪堆一样堆积在江岸。

赏析:

《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词作(有人认

为是诗)。作品描写的是八月十八的钱塘江大潮涨落的壮观景象。前

二句描写涨潮情形,后二句描写退潮情形,写涨潮固然写出其势,写

退潮实亦写出其力,显得形象生动、丰满多姿。

这是刘禹锡《浪淘沙》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海潮涨落

的壮观景象。

钱塘江,又称浙江。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

潮。钱塘潮以每年的夏历八月十八在海宁所见者为最壮观。潮水涌来

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

一大奇观。

此诗首句,八月点出大潮时节,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

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第二句写潮势达到顶

点时的壮观场面。悍湍的潮头,昂扬着数丈高的身躯,撞击着两岸的

山崖。一、二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

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据《海宁县志浙

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

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三、四两句写退潮的景象。第三句以须臾承

接第二句,潮水应时而来,应时而退,来时凶猛,退去迅疾,似乎须

臾之间。这里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当潮水

退出海门之后,呈现在诗人面前的是,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

出他的气概━━波涛卷起沙堆似雪堆座座。文字表面上看已不是写潮水,

实际上恰恰正紧扣起句吼地来,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

八月潮吼地而来、触山打游的壮观场面。全诗不事雕琢,流走飞动,

而又紧凑洗练,显示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

作者简介:

刘禹锡

(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

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为匈奴族后裔。因避安史之乱,举族

东迁,刘禹锡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公元793年(贞元九年)与

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结果一同贬谪远郡,历尽

坎坷。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后加检

文档评论(0)

183****365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