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教学设计.doc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教学设计.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课前预习]——资料助读

一、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二十一岁中进士,以文章知名。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被贬到杭州等处任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他被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执政后,又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并以六十三岁的高龄远徙琼州(今海南岛)。赦还的第二年,死于常州。

他的词作题材广泛,怀古伤今、咏史咏物、思乡怀友等题材都有涉及。他拓展了题材,丰富了内容,扩大了词境,提高了词品,确立了词在文学领域中的地位。扭转了当时的词风,形成“豪放”词派。形式上打破音律束缚,词与音乐初步分离。语言清新朴实,简洁畅达。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

二、探寻背景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王弗年轻美貌,且侍亲甚孝,二人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去世了。这对东坡是巨大的打击。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且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苏轼二十一岁中进士,开始为宦生涯。宋神宗熙宁八年(乙卯年,公元1075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和,自请外调,在密州做地方官。这时他已经四十岁了,二十年仕途奔波沉浮,妻子亡故已十年。现实里的境遇,对亡妻依旧的一往情深,这年正月二十日夜,苏轼梦见亡妻王氏……

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细读品析]——领悟要点

1.“不思量,自难忘”,在“自难忘”之前加“不思量”,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明确]不矛盾。“不思量”不是真的不去思量,而是因为相思实在太苦,太伤人,故而不敢思量,但结果却是“自难忘”。“不思量,自难忘”,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因为这种思念,不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而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所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一叙述的跌宕,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2.对结尾三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的含意及表现手法进行简析。

答:

[明确]作者料想长眠地下的爱妻,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眷恋人生,难舍亲人,柔肠寸断;作者梦醒,料想遥隔千里,松冈之下,亡人长眠地底,冷月清辉洒满大地,这样一种孤寂凄哀的情景,作者也不免肝肠寸断。这种表现手法,不仅说自己如何,而且说对方如何,意味更含蓄。

3.这首词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词。请反复诵读作品,想一想,词人是如何把现实和梦境交织起来抒写悼亡之情的。

答:

[明确]梦是不真实的,它往往是做梦者内心活动的真实反映。就记梦一类作品而言,毋宁说是作者郁塞沉积的思想感情的勃然兴发。本词以“梦前—梦中—梦后”为时间线索,将“现实—梦境—现实”交织起来,抒发凄婉诚挚的悼亡之情。“两茫茫”状幽明相隔,惘然无尽,而“自难忘”愈见自然真挚。“无处话凄凉”一句,既承难忘,又点阻隔之遥。“纵使”以下三句,由假设转出相逢,融入自我身世之感。下片“夜来”以下五句记梦,意幻情真,虚中带实。“料得”以下三句,从梦境回到现实,写梦后设想对方思念自己,“年年肠断”,柔情绵绵无尽,令人酸楚。

4.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道出词人对亡妻阴阳两隔、再无聚首之日的哀痛和喟叹,为全词奠定了凄哀的感情基调。

(2)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死别,苦苦思念,一旦相见,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视无言,默默凝噎,此情此景正应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云一就是云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