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戏剧化与卞之琳诗歌《鱼化石》赏析讲义.pdfVIP

新诗戏剧化与卞之琳诗歌《鱼化石》赏析讲义.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诗戏剧化与卞之琳诗歌《鱼化石》赏析讲义

新诗戏剧化与卞之琳诗歌《鱼化石》赏析

一、新诗戏剧化

“戏剧化”思想是颇有典型性的。这一思想显然源于艾略特。艾

略特认为,“哪一种伟大的诗不是戏剧的?谁又比荷马和但丁更富戏

剧性?”

袁可嘉更为细致地指出,“人生经验的本身是戏剧的(即是充满

从矛盾求统一的辩证性的),诗动力的想象也有综合矛盾因素的能力,

而诗的语言又有象征性、行动性,那么所谓诗岂不是彻头彻尾的戏剧

行为吗?”显然,艾略特的“戏剧化”思想,恰好切合了中国新诗派

诗人的现实观。

因而他们力图通过“戏剧化”的人生态度和诗学策略,把现实拉

远以使客观现实通过诗人主体中介转化为经验现实并进而转化为诗性

经验。按袁可嘉的说法,“从现代心理学的眼光看,人生本身就是戏

剧的。”而“戏剧化”的根本要义在于其“表现上的客观性与间接

性”,这暗合了一种现代主义者的不回避现实人生,但又不是直接介

入,因而不无旁观立场的心态。

诗人既是人生戏剧的个中人,更是冷静达观、睿智成熟的思考着

的分析家和批评者。诗人甚至常常把自己也置入戏剧中(“你站在桥

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大家彼此彼此),成为反讽批评

的对象。

诗歌“戏剧化”的第二层涵义,是对时间性“过程“的强调。正

如袁可嘉指出的,“而诗的唯一的致命的重要处却正在过程!一个把

材料化为成品的过程;对于别的事物,开始与结束也许即足以代表一

切,在诗里它们的比重却轻微得可以撇开不计。”(注:袁可嘉《新

诗戏剧化》。)

二、卞之琳智性诗

卞之琳吸纳瓦雷里、艾略特等诗学养分,融入自身独特而深刻的

审美体验,以平凡的意象凝定哲理沉思,在智性的探求中发掘诗美,

并显示了自己的创造和东方智慧。卞之琳对象征主义等西方现代诗歌

的选择和转化,不仅新拓了诗美领域,提升了中国新诗的理性层次,

而且为中国新诗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卞之琳诗歌的总体特征—一智性化,他的诗富于理智之美。其特

点:不使人动情而使人深思,极力避免感情的发泄而追求智慧的凝聚,

情智合一。

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

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

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中国新诗现代主义诗潮曾一度致力于诗情智性化的审美探索,这

是30年代现代主义诗潮的一个主流趋向,它因深化的拓展了“五四”

时期的说理诗和警句诗而被金克木命名为“新智慧诗”,

诗人的主要作品有《三秋草》、《鱼目集》、1936年与李广田、

何其芳合著的《汉园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等,另外还

有一些译作,如《哈姆雷特》、《海滨墓园》等。

三、《鱼化石》赏析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我往往溶化于水的线条。你真像镜子一

样的爱我呢,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鱼化石)

这首诗写于作者27岁那年初夏。诗中所写一条小鱼对一枚石头说

的话,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柔情似水的女郎对她所爱慕的男子所

在地吐露的一段热肠衷曲。

要求被爱是人类最原始的欲望。“你的怀抱的形状”便是我要有

的目标,爱情的特定对象。“你的怀抱的形状”直接指向拥抱、指向

二者的合而为一,指向爱情的达成。罗兰·巴特《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

中说:“搂抱。对恋人来说,搂抱这个动作似乎在某个时刻实现了他

与爱偶完美结合的梦想。”“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意思是我爱

你。

“我往往溶入水的线条”意思是为了爱你,我改变了自己。鱼为

了牵就水,而变得适应水线条。

这其中还揭示出主体“我”的情感是隐藏的、绵软的、可塑造的,

尤其显示出“我”的被动:“我”被水所溶,变成水中的一滴。一个

女子狂热的爱恋,就如同一尾鱼在水中畅游,在这狂热的爱情里,曾

一度娇蛮的女子早已被爱的柔情“溶化”,深深陶醉在了“你”的爱

河里。

“你真象镜子一样爱我呢?!”倘若要给诗加上标点,可以同时

加上问号与叹号:既感叹也质疑。镜子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象征团圆与

美满,接受容纳与反射收回是镜子最基本的功能。

情感施予主体对情感受用的他者的感叹与质疑:我爱你就象爱我

自己!你呢?

我爱你就象爱我自己!这是主体的彻底表白,也是主体的自我感

叹,更是主体对他者的某些质疑。还可以见出他者是漂泊不定,难以

捉摸的,而主体只是柔软地毫无办法地处于等待的一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66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