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后附2023年中考

后附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济南市2024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中考)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mm黑色签字笔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6分)

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一座城盈满书香,便会显现出光彩照人的气质。泉水泠泠,荷香沁脾,济南是举世闻名的泉城;文脉悠长,书香荧绕,济南也是名副其实的书城。①这里,不仅独具人文之美,更具自然之美。泉脉与文脉相映成趣。②历代文人雅士题咏济南的诗文超过两万首以上。一代大儒周永年在这里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馆藏书籍______,供人免费抄阅,“与天下万世共读之”的理念由此推广。书多,爱读书的人更多。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整》公布结果显示:③在全国“最爱看书城市”评选中,济南位居36个大中城市之首。以书筑城,以城圆梦。④2023年,济南第三次承办全国书博会,成为万众瞩目的阅读盛会。以万卷智慧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书香正濡养着城市的创新发展。看得见一城山色,听得见泉水叮咚,闻得见满城书香。书香如一泓清泉,在济南大地上诗意流淌。

1.文段中加点词的读音和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泠泠(líng) B.荧绕 C.相映成趣 D.濡养(rú)

2.填入文段中画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九牛一毛 B.汗牛充栋 C.应接不暇 D.纷纷扬扬

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根据下面图表中呈现的内容,为图表命名。(不超过15个字)

图表名称:______

5.请在下面语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高山不舍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①______,______;森林不舍任何树木,所以能那样广袤。

中华文明之所以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就在于其突出的包容性。从“胡服骑射”到“孝文汉化”,从“夷夏有别”到“中华一家”……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共同创造的文明。中华文明不仅融合了我国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②______。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地中海文明都相继进入中国,与中华文明融合共生,实现本土化。包容性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血脉之中,让中华文明彰显着勃勃生机。

二、(36分)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

公父文伯①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②。文伯曰:“以吾之家而母犹绩,吾不能事母乎?”其母叹曰:“昔圣王之处民也,择瘠土而处之,劳其民而用之,故长王天下。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沃土之民不材,淫也。瘠土之民,莫不向义,劳也。明而动,晦而休,无日以怠。今尔在下位朝夕处事犹恐忘先人之业。况有怠情,其何以避辟③?恐汝有废先人。”

(选自《国语·鲁语》)

[注]①公父文伯:鲁国大夫。②绩:织布。③辟:罪名。

6.下列对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宁静无以致远”与成语“闲情逸致”中的两个“致”,意思不同。

B.“意与日去”与“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中的两个“意”,意思相同。

C.“其母方绩”与“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中的两个“方”,意思相同。

D.“择瘠土而处之”与“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中的两个“处”,意思不同。

7.下列对文中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君子之行”中的“之”与“劳其民而用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

B.“静以修身”中的“以”与“以吾之家而母犹绩”中的“以”,意义和用法不同。

C.古人常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劝勉,这是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

D.“庐”是简易的房舍,《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是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

8.下列对甲、乙两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两文都是叙议结合,叙述详实,论证有力,阐明哲理,引人深思。

B.甲文句式整齐,读来富有韵律美:乙文以人物对话为主,人物形象鲜明。

C.甲文画线语句先正后反,论述了“静”与“学”“才”“志”之间的关系。

D.乙文中文伯之母察觉到儿子思想问题,及时劝

文档评论(0)

藏珠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付费阅读后,再购买,只需补差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