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复活(节选) 教学设计.doc

第9课 复活(节选) 教学设计.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课复活(节选)

[俄国]莱蒙托夫

在那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有一片孤帆儿在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什么,在遥远的异地?

它抛下什么,在可爱的故乡?……

波涛在汹涌——海风在呼啸,

桅杆在弓起了腰轧轧地作响……

唉!它不是在寻求什么幸福,

也不是逃避幸福而奔向他方!

下面是比蓝天还清澄的碧波,

上面是金黄色的灿烂的阳光……

而它,不安的,在祈求风暴,

仿佛是在风暴中才有着安详!

【赏析】本诗作于一八三二年,那是俄国最黑暗的年代,整个俄国的革命活动陷于低潮。诗中那孤独的白帆是作者人格理想的象征,对风暴执着的迷恋、在风暴中求取安宁的行为,正是一个革命者对反抗专制暴政的革命风暴的呼唤。船儿要找的,是风暴中才有的心灵的平静,表现了只有斗争才会有平静这一思想。

诗中形象不多,但单纯中寓丰富。大海的蔚蓝、帆的白色、水流的碧绿、阳光的金色,构成如现代油画一般强烈感人的意象画卷。蓝白金碧色彩映衬,故乡与异地对立,大海茫茫与白帆孤独形成比较,清澈碧流与金色阳光上下对应,宁静中充满苦闷的风和日丽与危险中却包容着宁静的风暴形成比照,更有全诗旨意所在的一般幸福与特殊宁静的观念形成对比。

本诗具有含蓄蕴藉的特征。大海、白帆、桅樯、风景、阳光,作为作者情感意绪的象征而具有多义性、模糊性,这样的含蓄又由于作者结构上的精心安排而越发别致突出。第一节作者有意构成迷茫大海、孤独白帆引出寻找与抛弃的疑问,启人遐思。第二节不但悬念未解反而疑问更深了,人们自然把希望寄托在第三节。可第三节中,风平浪静中的帆儿却又在祈求风暴,风暴中的宁静是什么样的幸福?层层递进,把读者的情感、想象、思索,一步步推向高潮。

【预习积累】

一、读准字音

1.单音字

(1)斜睨(nì) (2)擤(xǐng)

(3)鬈(quán)

2.多音字

(1)臊eq\b\lc\{(\a\vs4\al\co1(害臊(sào),腥臊(sāo))) (2)监eq\b\lc\{(\a\vs4\al\co1(监督(jiān),钦天监(jiàn)))

二、写准字形

1.eq\b\lc\{(\a\vs4\al\co1(yān(嫣)然,花儿niān(蔫)了)) 2.eq\b\lc\{(\a\vs4\al\co1(步lǚ(履),lǚ(屡)次))

三、积累词语

1.衣冠楚楚:形容衣帽穿戴得整齐漂亮。楚楚,鲜明整齐的样子。

2.窘态:尴尬难堪的样子。

3.嫌恶:厌恶。

4.妖媚:妩媚而不正派。

四、辨析词义

1.驱除祛除eq\a\vs4\al([辨一辨])

“驱除”指赶走、除掉,多用于具体的对象。

“祛除”指除去疾病或疑惧、邪祟等,多用于抽象的对象。

2.鄙夷鄙视eq\a\vs4\al([辨一辨])

“鄙夷”指不屑一顾,有露出一副看不起的神态的意味。语义较重,用于书面语,多用于人。

“鄙视”强调把人或事物看得很卑劣,厌恶的色彩比较浓厚。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抽象事物,但多用于具体的事物。

【资料助读】

一、走近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1828年9月出生在一个有名望的贵族世家,受过严格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进入喀山大学学习,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1847年因不满学校教育,辍学回到家乡雅斯纳亚·波里亚纳,他在自己的庄园里试图改善农民处境,未获成功。60年代初创作了史诗性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70年代的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在长期精神探索的基础上,完成了世界观的激变,与本阶级决裂,转向宗法农民一边。1899年完成长篇小说《复活》。晚年的托尔斯泰始终为自己的思想情绪与农民有距离而深感痛苦,为自己的家庭生活与农民有巨大差距而十分不安。1910年11月10日离家出走,途中患肺炎,20日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终年82岁。

托尔斯泰被公认为全世界的文学泰斗。罗曼·罗兰的《托尔斯泰传》、茨威格的《三作家》中记述了他。称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高尔基也说: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等。

二、探寻背景

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俄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农村遭到巨大的破坏,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日趋赤贫。当时俄土战争的重负、连年饥馑给人民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这时托尔斯泰越发地关心人民的困苦。他积极地参加当时的救灾工作,目睹了农民和城市贫民的可怕处境,在他多年探索、思考的基础上终于看清了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本质。他参加了1891至1892年的赈灾工作,体会到农民与地主之

文档评论(0)

云一就是云一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