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 (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VIP

《插秧歌》 (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回响在历史中的劳动之歌

文化中国

杨万里

1.了解杨万里的生平经历,了解“诚斋体”诗歌的特点。

2.分析诗中描绘的农民插秧的情景,把握诗人的情感。

3.赏析诗歌中白描、比喻、衬托等手法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品味杨万里诗歌语言浅白流畅、自然清新的特点。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立朝刚正,针砭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在水生火热的南宋,杨万里携着那立在小荷之上的蜻蜓,从阴阴树木中走了出来,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插秧歌》。

第一章节

温故知新

复习杨万里的诗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未成荫。

儿童急走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累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

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终年八十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此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

第一章节

了解杨万里

知人

——

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

了解背景

论世

——

整初体读感课知文

稻谷的一生

李子柒

—一

放水

收获

插秧

抛秧

育苗

第二章节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móu)/蓑(suō)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jiǎ)。唤渠/朝(zhāo)餐/歇半霎(shà),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shì)/未匝(zā),照管/鹅儿/与/雏鸭。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译文】农家丈夫抛秧妻子接秧,小儿拔秧大儿插秧。

第一章节

翻译

【译文】头上戴的斗笠像头盔,身上披的薏衣像铁甲,雨水从头上一直淋湿到肩胛。

笠是兜鉴薏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第一章节

笠是兜鉴薏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译文】叫他吃早饭歇一会儿,只是忙着低头弯腰干活,没有回答。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译文】“秧苗还不牢固,插秧没有完结,要提防鹅儿和小鸭(下水田来破坏秧苗)。

首联运用了怎样的写作第一章节

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图

景?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分析】开篇点题,运用白描手法直叙插秧其事。“抛”“接”“拔”“插”等动作描写,表现出一家老小全家齐上阵的劳作状态,每个人各有分工,相互配合而井然有序,渲染了齐心协力、其乐融融的劳动氛围。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第二章节

白描

笠是兜鉴薏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分析】

前一句聚焦雨中农人的穿戴,用兜鉴比斗笠,以铠甲喻薏衣,展示出农人如士兵,农田如战场,在天地之中奋勇战斗的场面。

接着笔锋一转,写农人虽“戴盔披甲”却仍被雨水淋湿,农事的艰辛之感跃然纸上。

以特写镜头描摹农人雨中抢插秧苗的场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插秧之“忙”。春雨之密、之急、之大,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一场紧张的战斗。

颔联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

第一章节

请作简要赏析。

如何理解这个“只不答”第一章节

呢,是农夫没听到,还

是其他原因呢?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分析】并不是不答,而是农夫劳作时已经达到了忘我程度。

诗人给雨中插秧图配上声声入耳的画外音,家人招呼农夫吃饭并休息片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