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VIP

《插秧歌》-(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插秧歌

【南宋】杨万里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读准字词,把握诗歌形式上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情感,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

3、领会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感受劳动精神的内涵。

4、学习杨万里及“诚斋体”相关知识,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劳动之美。

学习重点:梳理诗歌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技巧,体会作者情感。

学习难点:感受蕴含在诗歌中的劳动精神,学习劳动人民淳朴、勤劳的品质。

一、导入新课

杨万里我们并不陌生,在小学和初中都学过他的诗歌,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未成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老夫杨万里是也;生于1127年,那一年正是大宋被金攻破汴京,两帝

被掳;字廷秀,吉州吉水人氏,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吉水县啊。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登进士及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宋光宗曾为我亲书“诚斋”二字,世号“诚斋先生”。到宁宗朝的开禧二年(1206),老夫病逝,蒙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我酷爱写诗,大多描写自然景物,并以此见长,也创作了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

我写的诗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老百姓易懂易诵,而得以广为传唱,大家把我的这种诗风称为“诚斋体”。

老夫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到你们能看到的据称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幸哉幸哉!

杨万里自述

1、正音朗读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pāo)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móu)蓑(suō)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jiǎ)。

唤渠朝(zhāo)餐歇半霎(shà),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shì)未匝(zā),照管鹅儿与雏鸭。

2、积累词语

(1)笠是兜鍪蓑是甲:

(2)雨从头上湿到胛:

(3)唤渠朝餐歇半霎:

(4)秧根未牢莳未匝:

[答案(1)古代打仗时戴的头盔。(2)肩胛,背脊上部跟两胳膊连接的部分。(3)代词,他;极短的时间。(4)移植;遍,满。

三、文白对译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丈夫把秧苗扔给妻子,小儿子拔秧苗大儿子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斗笠作头盔蓑衣作盔甲,雨水从头流入脖颈沾湿肩膀。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呼唤他(们)歇息一会把早饭吃了,只弯腰低头忙碌无人作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

秧苗还未栽稳,稻田还没有插完,(你把饭放这儿,)赶紧

鹅儿与雏鸭。

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儿们。

育苗抛秧

插秧施肥、杀虫

结合种水稻的基本步骤,看看杨万里的《插秧歌》具体描写了哪些场景?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抛秧接秧图拔秧插秧图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雨中插秧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呼唤早餐图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农夫应答图

斟词酌句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开篇点题,运用白描(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如实地勾勒人物、事件或景物)手法直叙插秧其事。全家大小总动员,突出插秧繁忙、紧张的特点。

“抛”“接”“拔”“插”表现出全家的劳作状态,各有分工,相互配合而秩序井然。渲染了齐心协力,其乐融融的劳动氛围。

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

尽所能,配合默契。农谚说“不误农时”,插秧关系到来年收成的好坏。因此,每逢插秧季节,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起早贪黑,

投入到劳动中去。诗中正是根据这一特点,用了四个动词

“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

作者在首联连用四个动词“抛”“接”“拔”“插”用的非常精彩,作者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请尝试赏析。

深度品读

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描写,表现了插秧的艰辛。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斗笠”比作“头盔”,将“蓑衣”比作“铁甲”,两个形象的比喻向读者暗示:插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表现了农人抢种秧苗的艰辛。

颔联:写农人雨中抢插秧苗的情景。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斟词酌句

值此农忙季节,偏又遇到阴雨连绵,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