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优秀精品课件(教学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VIP

《论语十二章》优秀精品课件(教学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十二章

导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们从小就接受着孔子学说和言论的教诲,我们以古典文化为土壤,不断的成长前行。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孔子,一起学习《论语十二章》。

学习目标

①能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通读选文,理解并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②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学习先秦儒家

经典篇章论述道理时譬喻、对比的论述方法的运用。

③思考先秦儒家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思考这些经典的现实意义。

孔子

时代/生年

春秋时期/公元前551年~前479

姓名字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籍贯

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

文化熏染

鲁文化:崇伦理,尊传统,古朴、持重、醇厚

志向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社会秩序

寄托

寄托于提高人的素质修养即“仁”

“礼”的内涵

供奉祖先的物品→人际往来的物品→抽象的意识

对礼的发展

由“礼不下庶人”到“齐之以礼”

思想核心

“仁”“礼”,“仁”是“礼”的核心,“仁”的本意是“修身”,即反省自己。(克己复礼为仁)

一、知人论世:孔子

孔子

重要生平经历

出身

没落贵族

曾经

任鲁国司空、大司寇

前496年

周游列国十四年

困厄陈蔡:孔子与弟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许多弟子因困饿而病,如丧家之犬。

晚年之殇

前483年,孔鲤逝世。

前482年,颜回逝世。

前480年,子路死于卫国内战。

前479年

病逝,葬于泗水。

教育观点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祭孔大典

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

1、孔子的形象

①荀子说:“仲尼之状,面如蒙供。”

时代人

神像,

鲁司寇帽,一高的政一副

们所像副治,

所谓的“圩顶”,就是中间

低而四周高,孔子的头顶骨是中间低而四边高,就像“尼丘山”一样,因此才起名字叫做

“丘”。

②司马迁《史记》:“生而首上圩(xū)顶,

故因名曰丘云。”“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2、了解孔子思想

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①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祭、餮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②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

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等级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

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踟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④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孔子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他的“仁”一般不包括劳动者。曾子以忠、恕,二字概括“仁”的涵义,是比较接近原意的。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⑤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

何为“论语”?

“语,谈说义,如《国语》《家语》《新语》之类。此书所收,以孔子应答弟子时人之语为主。论者,讨论编次义。经七十子后学之讨论编次,集为此书,故称《论语》。”

——钱穆《论语新解》

《论语》

取材

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

内容

涵盖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

特点

辞约义富、浅近易懂

编纂体式

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

篇幅

全书共20篇492章,共11705字。

评价

中国第一书、半部《论语》治天下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君子

对贵族男子和统治者的通称→理想的人格目标

何为“语录体”?

语录体: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

时代背景

《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

《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汉初所传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

古论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写成,孔安国曾为之作训解,但已失传。

齐论为齐人所学,鲁论为鲁人所传。

东汉郑玄就鲁论篇章,参考齐论,为之作注,今亦残佚。魏时的何晏集汉儒以来

文档评论(0)

138****25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