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康复护理学第5章 常用康复护理技术.pptVIP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胸背部叩击时应注意以下事项。①饭后1h内不宜叩背,以免引起呕吐。②拍背时患者应侧卧、去枕,以利于痰液引流。③近期出现严重的心脏病,如心肌梗死者不宜进行叩击。④近期脊柱损伤或脊柱不稳者不宜进行叩击。⑤近期肋骨骨折、咯血者禁止拍打与震颤。(4)振动(vibration)。振动是指两只手直接放在患者胸壁上并压紧,在患者呼气时给予快速、细小的压力振动,每次0.5~1min,每一部位振动5~7次。振动排痰(见图5-13)有助于纤毛系统清除分泌物,适用于叩击之后,禁忌证同胸背部叩击法。图5-13振动排痰(5)机械吸痰(mechanicalsputumaspiration)。机械吸痰是指利用机械吸引,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年老体弱、危重、昏迷、麻醉未清醒、气管切开等不能有效咳嗽、排痰者。临床上常用的吸痰装置有电动吸引器和中心负压吸引装置两种,它们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连接导管吸出痰液。此外,临床还可用注射器吸痰法,其适用于在紧急状态下吸痰,一般用50mL或100mL注射器连接吸痰管进行抽吸。(6)其他辅助排痰技术。①多饮水。一般患者的每天饮水总量不少于2000mL,少量多次饮用,每次30~50mL。室内湿度应维持在60%左右,可湿式清扫地面或在室内放置加湿器。②雾化吸入。护士应遵医嘱给予患者生理盐水雾化吸入。雾化吸入时,护士应嘱患者深呼吸,以使雾化物更深、更广地分布到肺底部。对痰液黏稠者,雾化液中可加入α糜蛋白酶、β2受体激动剂等药物,以降低痰液的黏稠度,避免发生支气管痉挛。对吸氧者,护士要注意氧气的湿化和温化。③哈咳技术。护士可嘱患者深吸气,在用力呼气时说“哈”,随气流引起哈咳。此方法可缓解患者的疲劳,避免诱发支气管痉挛,提高咳嗽、咳痰的有效性。④勤翻身。呼吸道分泌物多滞留在肺部低垂部位及疼痛部位,经常变换体位不仅可减少分泌物的滞留倾向,促进痰液排出,还可以防止肺泡萎缩和肺不张。一般患者可每1~2h翻身一次,若痰量过多,则应每10~20min翻身一次。翻身可起到体位引流的作用。患者的翻身动作应缓慢,逐步翻到所需体位;翻身时应配合叩击背部、深呼吸,以便达到有效排痰的目的。⑤辅助咳嗽技术。对腹肌无力、不能进行有效咳嗽者,护士可协助完成排痰。护士面对患者,双手压迫患者的肋骨下角,嘱其深吸气,并尽量屏住呼吸。当患者准备咳嗽时,护士的手向上向里用力推,帮助患者快速呼气,引起咳嗽。2.排痰技术的注意事项(1)排痰训练绝不能在餐后进行,因为饭后易致呕吐。引流应在饭前进行,一般在清晨、晚餐前。(2)体位引流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常规是每天1~2次,痰液较多时可每天3~4次,每次引流时间不宜过长,每个部位的引流时间不超过10min,多个部位的引流时间不超过45min。(3)进行体位引流要从肺段向主支气管方向进行垂直引流。(4)叩拍手掌微屈,自下而上叩拍,每次15min,每日2~3次,振动和叩拍每次宜在餐后2h进行。吞咽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摄食吞咽功能,改变或恢复经口进食的方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同时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利于其他功能障碍的恢复。吞咽训练主要适用于脑卒中、颅脑外伤、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吞咽训练应该尽早进行,一般在患者发病3~5天,神志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开始训练,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有效率可达89.3%。5.4.1吞咽训练的方法1.基础训练吞咽的基础训练是针对与吞咽活动有关的器官进行的功能训练。此训练不使用食物,因而发生误咽、窒息等危险的概率比较小,适合于轻、中、重度摄食障碍及吞咽障碍患者。(1)口唇运动。口唇运动是利用单音字进行的康复训练。治疗师可嘱患者张口发“a”音,并向两侧运动发“yi”音,然后再发“wu”音;也可嘱患者缩唇然后发“f”音。其他练习方式,如吹蜡烛、吹口哨、缩唇、微笑等动作也能促进唇的运动,加强唇的力量。此外,用指尖或冰块叩击唇周,短暂的肌肉牵拉和抗阻运动、按摩等都可通过张、闭口运动促进口唇肌肉运动。(2)颊肌、喉部运动。①颊肌运动。治疗师嘱患者轻张口后闭上,使双颊部充满气体,鼓起腮,随呼气轻轻吐出;也可嘱患者将手洗净后做吮指动作或模仿吸吮动作,体验吸吮的感觉,借以收缩颊部肌肉及轮匝肌,每日2遍,每遍重复5次。②喉头上提。患者头前伸,使颌下肌伸展2~3s。治疗师在患者在颌下施加压力,嘱患者低头,抬高舌背,即舌向上吸抵硬腭或进行发辅音的发音训练。其目的是改善喉入口的闭合能力,扩大咽部的空间,增加食管上括约肌开放的被动牵张力。(3)舌部

文档评论(0)

139****19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副教授、一级建造师持证人

一线教师。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6月21日上传了副教授、一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